厌氧氨氧化菌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2770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徐晓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凤林,李子音,靳文尧,赵少康,王刚
关键词:
氮氧化物好氧氨氧化吸收液再生厌氧氨氧化络合吸收
结项摘要

In this study, aiming at NOx removal, based on reac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Anammox, NO in flue gas could be transferred into N2 by Anammox bacteria with NH4+-N as electron donor and NO as electron acceptor. The technical approach of this study is: part of NO in flue gas is removed via CANON reaction firstly, then the residual NO is absorbed by Fe(II)EDTA2? and transferred into a Fe(II)EDTA-NO2? complex, afterwards the complexed NO is reduced to N2 via Anammox, meanwhile the absorber of Fe(II)EDTA2? is regenerated. This study focus on: 1) the nitrogen removal mechanism and reaction kenitics of NO or complexed NO by Anammox bacteria; 2) the effect of O2、SO2 and CO2 levels in flue gas on nitrogen removal via CANON, the effect of the air composition after CANON on the absorption and complexation of NOx; 3) the reducion and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bsorber via Anammox; 4) analyzing the microorganisms structure of the attached biofilm by molecule biological method; and 5)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such as gas load, retention time, pH and temperature, etc.) on NOx removal and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o provide the academic basis for the control mechanism and technical approach of NOx removal by Anammox bacteria.

本项目基于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和过程特性,以氨氮为电子供体、NO为电子受体,通过厌氧氨氧化菌将NO转化为N2,达到净化NOx的目的。采用的工艺技术为:含NOx烟气首先通过CANON反应脱除部分NO,然后用Fe(II)EDTA2?吸收剩余的NO,生成Fe(II)EDTA-NO2?络合物,再通过厌氧氨氧化菌将络合吸收的NO还原为N2,同时吸收剂Fe(II)EDTA2?得到再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厌氧氨氧化菌对NO或络合NO的脱氮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烟气中O2、SO2和CO2浓度变化对CANON反应脱氮的影响以及CANON反应尾气组成对络合吸收NOx的影响,厌氧氨氧化对吸收液的还原再生效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测试和表征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生长动力学,分析气体负荷、停留时间、pH值、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脱除NOx的影响及工艺条件优化,为厌氧氨氧化菌脱除烟气中的NOx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1)络合吸收处理高浓度的一氧化氮有80%以上的效率,通过其与厌氧氨氧化的结合可用于烟气中一氧化氮的处理。当浓度超过0.5mM 时,Fe(II)EDTA–NO对传统依靠亚硝氮的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经过驯化培养后,当Fe(II)EDTA–NO浓度达3.5 mM时,厌氧氨氧化菌依然体现出较高的活性。批次实验表明氨氮和Fe(II)EDTA–NO的降解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降解比例为Fe(II)EDTA–NO/NH4+=0.97,并且与传统厌氧氨氧化相比,该过程仅产生微量的硝氮。在驯化过程中,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在厌氧氨氧化菌种中的比例由38%增至90%,成为其中的优势菌种。.(2)通过在以火山岩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的塔式生物滤池反应器,研究不同进水浓度与进气NO浓度对反应器脱除N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能直接以NO-N作为电子受体、NH4+-N为电子供体进行反应,反应比例为NH4+-N消耗: NO-N消耗: NO3--N生成=1: 1.12: 0.11。进气NO浓度从4018 mg/m3升高至8036 mg/m3时,生物膜颜色变黑,厌氧氨氧化菌活性降低,TN和NO去除负荷分别下降了47.1%和69.6%,NO-N在混合电子受体中比例从78.8%降低至44.1%。将进水NO2--N浓度从20 mg/L提高至60 mg/L,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TN和NO去除负荷分别提高2.4倍与2.1倍。.(3)在完全自养脱氮-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CANON-MBBR),通过对胞外聚合物(EPS)和环二鸟苷酸(c-di-GMP)浓度的检测,发现在好氧氨氧化污泥中,厌氧氨氧化污泥中和完全自养脱氮生物膜上,EPS中的多糖含量与c-di-GMP浓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厌氧氨氧化污泥中EPS(特别是多糖)含量要高于好氧氨氧化污泥,同时厌氧氨氧化污泥中c-di-GMP的含量也要明显高于好氧氨氧化污泥。C-di-GMP在细菌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胞外多糖的合成,厌氧氨化污泥中高浓度的c-di-GMP可以提高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的合成,从而促进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吸附以及完全自养脱氮生物膜的形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徐晓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氨氧化菌对亚硝酸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代谢和丰度的调节效应研究

批准号:5190852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田天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厌氧氨氧化和厌氧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4170128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武琳慧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厌氧氨氧化菌的分离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批准号:30070017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郑平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厌氧氨氧化过程指纹研究

批准号:5157848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郑平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