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是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类胡萝卜素缺乏已经引起严重的世界性公共问题。基于项目组10余年的前期研究,项目以广为栽培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构建的RIL群体,研究类胡萝卜素含量性状改良的分子遗传机制,首先,研究黄瓜类胡萝卜素含量QTL的精细定位,确定该性状的QTL类型及遗传效应等,有助于确定有效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性状改良的常规育种策略,进一步利用所筛选出的各种分子标记,可以实现该性状改良的分子辅助育种。其次,将研究克隆黄瓜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相关调控基因,为类胡萝卜素性状的DNA重组和遗传工程操作的奠定基础,促进黄瓜类胡萝卜素性状改良的转基因育种。总之,项目的实施为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黄瓜新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从而拓宽类胡萝卜素供给物种,为人类解决类胡萝卜素营养缺乏的世界性难题做出积极贡献。
该项目实施三年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 黄瓜中控制β-胡萝卜素含量基因的定位。 为了研究黄瓜果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规律,我们利用‘北京截头’黄瓜的自交系CC3(不含β-胡萝卜素)和西双版纳黄瓜的自交系SWCC8(富含β-胡萝卜素)构建了一套124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对其β-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的遗传分析表明,黄瓜果肉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由一个单隐性基因控制。进而我们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的筛选,在3号染色体上筛选到7个与β-胡萝卜素含量连锁的SSR标记,它们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分别为SSR20710–SSR19511–SSR15419–SSR07706–ore–SSR23231–SSR11633–SSR20270。.2. 黄瓜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分离以及表达分析。以RIL群体中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株系RIL-13为材料,在其授粉后的22d、26d、28d、32d、34d、35d、36d和37d对果肉进行取样。同时,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获得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经与拟南芥比对之后,获得了7个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直接相关的基因。这7个基因分别是Cucsa.1、Cucsa.2、 Cucsa.3、 Cucsa.4、 Cucsa.5、 Cucsa.6和Cucsa.7。我们进而对这些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验证。.3. 黄瓜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利用‘北京截头’黄瓜×西双版纳黄瓜产生的永久性重组自交系群体124个株系,对其苗期株高、第一雌花节位、第一分枝节位、初级分枝数、瓜长、瓜把长、瓜横径、瓜肉厚、瓜腔直径和单瓜重等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表明该群体是一个理想的作图群体。我们利用SSR标记构建了一个共有138个标记,总长度为1033.3CM,平均间距为7.5CM的图谱。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黄瓜果重QTL精细定位及主效基因克隆
野生稻籽粒高锌含量QTL的精细定位与基因克隆研究
黄瓜多侧枝主效QTL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
番茄叶表姜烯含量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