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南极季节内振荡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616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于乐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丽霞,朱志伟,黄海燕,任慧军
关键词:
遥相关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南极大气季节内振荡厄尔尼诺
结项摘要

南极大气的季节内振荡广泛地存在于南极大陆和南大洋,它不仅影响南极地区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而且影响到南极边缘海和南大洋的变化,甚至影响到全球其它地区的天气和气候。鉴于南极季节内振荡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我们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本项目拟利用EOF分解获得60 S以南冬、夏半年南极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模态,然后利用统计方法获得不同季节不同模态的南极季节内振荡在ENSO和热带印度洋偶极子正负相位情况下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导致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拟采用CAM4.0模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先模拟气候态的情况,并用观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与其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式对南极季节内振荡的模拟能力,然后研究ENSO和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于南极季节内振荡的影响机制。该项目可望进一步认识南极和热带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南极大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南极地区(60°S以南)夏季表面气温EOF分解的结果表明,第一模态都是受AAO所控制的; 第二模态与PSA2有关;第四模态受控于PSA1。夏季南极地区表层气温季节内振荡四个模态的主要周期为:56天和33天(第一模态);48-56天和28天(第二模态);56-66天和33天(第三模态)和66天和40天(第四模态)。.ENSO影响南极表层气温季节内振荡各个模态的周期。在厄尔尼诺期间第一模态主要的周期为23和66天;在拉尼娜期间,为30-35天。在厄尔尼诺期间,第2,3模态对应的是PSA1和PSA2,在拉尼娜和正常期间,是PSA2和PSA1。周期相差不大。ENSO对南极季节内振荡的相位的影响是通过影响AAO和PSA2的相位来实现的。在拉尼娜期间,AAO和PSA2的正相位出现的频率高;在厄尔尼诺期间,AAO和PSA2的负相位出现的频率高。.印度洋偶极子也影响南极表层气温季节内振荡各个模态的周期。前两个模态在印度洋偶极子的正相位的主要周期小于负相位的周期。印度洋偶极子对南极季节内振荡的相位影响不显著。.与地面观测资料对比发现,CAM5.1模式对南极地区地表要素的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但对近地面温度的模拟要略强于海平面气压;与探空资料比较,它对南极高空要素的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也不强。尽管如此,CAM5.1能够模拟出南半球700毫巴位势高度和南极表层气温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模态。敏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以前统计分析的结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于乐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季节内振荡对南海热带气旋迅速加强的影响

批准号:4167601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磊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天气尺度扰动和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形成发展的影响

批准号:4147504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徐亚梅
学科分类:D050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热带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季节内振荡影响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4107507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林爱兰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热带季节内振荡与南亚高压季节内振荡之间相互作用

批准号:4157504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林爱兰
学科分类:D05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