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在马铃薯致病疫霉重要数量性状进化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19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詹家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祝雯,高芳銮,商丽平,谢东扬,蒙静雯,袁霄,何梦菡
关键词:
统计遗传学同质园实验可持续性病害防治Fst/Qst对比本地适应性
结项摘要

Evolutionary theory postulates that the ability of species to adapt changing environments i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cological traits which are critical for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pecies. However, the proximate and ultimate caus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ecological traits is poorly understood and often based on anecdotal and non-synthesized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use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stical genetics, molecular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al evolution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and contrast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neutral SSR markers and quantitative traits associated species adap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and genetic basis of aggressiveness, fungicide resistance and thermal and UV light adaptations in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Knowledge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critical for sustainable disease control of main crop disease including potato late blight and therefore, needs a urgent attention.

进化论认为物种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依赖于群体中与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的生理生态特征的遗传变异度,该生理生态特征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然而目前对这些数量性状的形成及进化所知甚少。本项目拟以马铃薯致病疫霉为模式,综合统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实验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比较该病原物SSR位点(FST)和主要数量性状(QST)如致病力、抗药性、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为了解病原物演变进程和经济、有效、可持续控制包括马铃薯晚疫病在内的重要作物病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马铃薯致病疫霉为模式,综合统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实验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比较该病原物SSR位点(FST)和主要数量性状(QST)如致病力、抗药性、耐热性、抗紫外线能力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根据SSR结果分析基因型,从不同群体中筛选出不同基因型菌株共140个菌株,进行了耐温试验,探讨了致病疫霉的温度适应性及全球温度变化对致病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我们比较了选择中性位点和与温度适应性有关的遗传多样性在群体间的分布,评估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在致病疫霉适温性进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晚疫病菌在温度适应性中存在适应性代价,低温环境有利于选择快速生长的基因,而在高于最适温度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选择生长率低的基因,研究结果证明了全球温度变暖对晚疫病菌的生长率的影响是微效的。比较晚疫病菌群体基于SSR标记位点的群体分化(Fst)和对两种农药的敏感性数量性状的群体分化,结果表明Qst显著低于Fst的值,表明嘧菌酯在马铃薯晚疫病菌抗嘧菌酯和异丙菌胺的进化过程中起负选择作用。Qst和Fst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异丙菌胺和嘧菌酯都存在很高的生存代价,建议生产实践中将这两种杀菌剂与别的杀菌剂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并配合合理的管理,以延长嘧菌酯和异丙菌胺的使用寿命。本项目探讨病原物数量性状的进化机制及演变规律,为了解病原物演变进程和经济、有效、可持续控制包括马铃薯晚疫病在内的重要作物病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2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4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DOI:10.16452/j.cnki.sdkjzk.2016.02.014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DOI:10.19650/j.cnki.cjsi.J1905537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马铃薯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遗传分析

批准号:3176041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建武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喀斯特特有铁甲秋海棠复合群物种分化的影响

批准号:3186004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董莉娜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数量性状遗传关联分析中的统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113014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潘东东
学科分类:A04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福寿螺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式和参数估算

批准号:39070483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毛盛贤
学科分类:C060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