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超高产小麦取得优质、超高产和高经济系数,与普通小麦比,必然存在着特定的生理生态机制,特别是高光效和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的机制。本项目主要通过对旱地超高产小麦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籽粒灌浆、氮磷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等进行研究,明确实现其节水高效的群体质量指标,探明这些生理生态特点,既可作为旱地小麦生理育种指标,进行品种筛选,又可为旱地小麦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优质、超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高产春小麦节水机制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
西北旱地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研究
旱地"垄覆沟播"冬小麦氮高效的根系形态和营养生理机制
北方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生理机制及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