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IPCC建立的估算国家N2O排放清单的方法学中,在计算农田N2O直接排放量时,是以进入农田的不同氮源的数量为依据的,而且对于四种不同氮源都用同一个转换系数,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事实,我们选择了化学合成N,生物固定的N和动物排泄物N作为供试材料,以三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和旱作)分别进行了田间微区试验和公斤级的实验室培育试验,在120天内对N2O,NH-N和NO3-N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不同N源当季对N2O的贡献不同,化肥N高于生物固定的N和动物排泄物N,水田高于旱地,红壤高于潮土和黄泥土。IPCC方法中计算不同N源作N2O贡献时用同一转换系数是不合理的,会作出过高估算,本研究达到预定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玉米不同叶龄叶片氮通量特征及其对产量贡献机理的研究
大气/植被界面氨气交换通量及其对氮沉降总量的贡献
大气氮沉降对洞庭湖氮素入湖通量的贡献
不同人为干预程度对大气氮沉降农田输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