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 POP 铷原子钟物理与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0834007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90.00
负责人:张首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常宏,刘海峰,马杰,赵文宇,王鑫,阮军,吴长江,姜海峰,刘丹丹
关键词:
稳定度光频移脉冲激光抽运星载原子钟腔牵引频移
结项摘要

星载原子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本项目针对影响传统星载铷原子钟稳定度的主要问题,采用激光脉冲抽运,Ramsey微波脉冲激励,原子自由感应衰变信号或光吸收信号探测方案实现新型星载铷原子钟。理论上,在旋转波近似下,采用密度矩阵和有限元方法,分析脉冲激光、微波脉冲与铷原子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激光脉冲结构(光强、宽度和间隔)与光频移的关系,Ramsey微波脉冲结构与腔牵引频移的关系;采用量子散射理论,分析研究缓冲气体原子与铷原子的相互碰撞对减小原子钟共振谱线线宽及频移的影响。实验上,研究各物理参量和技术因素对原子钟稳定度的影响规律;研制低温度敏感系数的小型微波腔;研究原子钟频率数字补偿伺服控制和整机性能优化技术等。最终,实现一台比传统星载铷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提高5~10倍的高性能星载POP铷原子钟原理样机,为开发生产新一代高性能的星载铷原子钟奠定坚实基础,解决国家迫切需求。

项目摘要

对POP铷原子钟——激光脉冲抽运、微波分离场与原子共振作用、及原子自由感应衰变微波探测和光探测方式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探索了主要物理参量与技术因素对其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完成了项目研究内容,突破了关键技术,实现了一台完整的POP Rb原理样机,其输出频率短稳优于4.6E-1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进行中长期稳定度的提高以及小型化系统的研制。. 获得专利授权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文章22篇,其中SCI/EI收录1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毕业6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毕业3名)。国内外会议特邀报告3篇。主要成果有: . 1、采用密度矩阵方法,对POP铷原子钟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表明:1)微波信号的强度与激光抽运率成正比,到一定的激光强度后,微波信号的强度达到最大;激光功率带来的剩余光频移在E-13量级,比传统铷原子钟小三个量级;2)不同腔反馈的条件下,当微波脉冲面积为π/2时,腔牵引频移最小。零腔牵引频移时,当腔的反馈系数越大,微波脉冲面积越偏离π/2;在一定的微波腔反馈系数时,Ramsey周期越长,微波脉冲面积越偏离π/2。. 2、对光学和物理部分的实验器件进行了研究,对POP铷原子钟的关键器件—铷泡和微波腔进行了重点研究:对缓冲气体引起的Doppler增宽和碰撞频移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氩气和氮气作为缓冲气体,研究了缓冲气体比例对温度系数和原子钟信噪比的影响,获得了合适的缓冲气体比例;对微波腔的模式、Q值、温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制设计了2套硬铝和无氧铜的微波腔,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固定腔长的微波腔。. 3、搭建了POP铷原子钟实验装置,实现了闭环锁定,获得了较好的短期稳定度,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了POP铷原子钟的中心频率、以及两个微波脉冲后微波信号强度与微波脉冲Rabi频率的关系,需找到了消除光频移和腔牵引频移合适微波脉冲面积,大于π/2;实验测量第一个微波脉冲后微波辐射功率与激光抽运率的关系,当激光光强较小时,微波辐射信号强度与激光功率成正比,当激光功率增加到25mW后微波辐射信号强度变缓,逐渐达到饱和;测量了温度对Ramsey条纹和中心频率的影响;获得了POP铷原子钟的微波Ramsey条纹和光学Ramsey条纹,线宽分别为65Hz和150Hz;实现了POP铷原子钟桌面系统的闭环锁定。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5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张首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低温度敏感性POP铷钟物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批准号:1170303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郝强
学科分类:A18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小型冷原子喷泉铷原子钟的研究

批准号:60008002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吕宝龙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高性能气泡型铷原子钟的铷光谱灯脉冲光抽运研究

批准号:1180307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明刚
学科分类:A18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北斗二代星载原子钟特性分析及实时钟差预报研究

批准号:4130403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黄观文
学科分类:D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