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引起普遍关注的科学前沿课题,可信的年代框架对这一领域研究十分重要。原地宇生核素Al-26/Be-10埋藏测年法是近年来理化和地球科学界面上涌现的测年新技术。该法物理基础坚实,应用范围0.3-5 Ma,正值我国年代研究的薄弱环节,有望被广泛应用并取得重要科学成果。本项目拟通过国际合作,将这一测年新技术应用于我国重要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研究重点为安徽繁昌人字洞和云南元谋上那蚌,重庆巫山龙骨坡、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和建始龙骨洞等列为候补。预本课题可填补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同位素年代的空白,这将是对人类在我国起源和演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对相关学科研究亦具重要意义。倘所获结果与这些地点的地层古生物相对年代大致相符,支持人类在中国的早期出现,有可能导致最早人类起源和演化理论的重要修正。我们并将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借助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的设备条件,为我国建立埋藏测年这一基本地学研究手段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等时线Al-26/Be-10埋藏测年法研究西侯度等重要早期人类遗址的年代
等时线Al-26/Be-10埋藏测年法研究泥河湾下沙沟和东窑子头动物群年代
基于ESR测年的泥河湾早更新世遗址和地层年代序列研究
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年与建立我国早中期古人类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