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HOMO能级苯并二噻吩类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光伏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408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霍利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晔,武岳,叶龙
关键词:
合成开路电压高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窄带隙
结项摘要

在近几年的聚合物光伏材料研究中,通过给-吸电子单元共聚得到的窄带隙材料,由于吸光范围宽而备受关注。但窄带隙材料的带隙变窄主要是由聚合物材料HOMO能级升高来实现,这使光伏器件的开路电压会降低,最终影响了光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本项目拟引入支链共轭的苯并二噻吩给体单元,利用它较低HOMO能级与窄带隙单元共聚,在扩大吸光范围的同时,能保持甚至降低材料HOMO能级,最终获得高开路电压的窄带隙光伏新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新型支链共轭苯并二噻吩给体单元的设计合成,不同数目噻吩、稠噻吩与缺电子基形成窄带隙吸电子受体单元的设计合成及表征;考察噻吩、稠噻吩数量与吸光范围以及分子HOMO能级的综合影响,以此来探索低HOMO能级、窄带隙宽吸收的聚合物材料的实现途径。在保证材料较低HOMO能级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利用窄带隙单元的吸光范围,这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和转化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以苯并二噻吩单元为核心单元的窄带隙聚合物的构筑体系中,系统的考察了聚合物能级与吸收光谱的关系,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并二噻吩类窄带隙光伏聚合物。通过综合平衡能级与带隙的关系,筛选出既具有较低HOMO能级又具有较宽吸收范围的聚合物分子。这些聚合物分子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主链中引入二维共轭(2-D)侧链,全面提高光伏器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以及最终获得了约7%的光电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首次开发出苯并二噻吩的衍生物,在保证有效的光电传输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分子量并保持良好的溶解度。此外,在光伏聚合物器件优化的过程中,采用共混膜用醇溶性溶剂处理的办法提高了负极界面上负电子材料的富集和电子的有效收集,为器件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后处理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2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1.05.009
发表时间:2021
3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DOI:10.18654/1000-0569/2020.05.10
发表时间:2020
4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带隙性能评价函数的特征频段隔振周期排桩选型

基于带隙性能评价函数的特征频段隔振周期排桩选型

DOI:10.3969/j.issn.1001-4632.2018.06.05
发表时间:2018

霍利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双噻吩稠合苯并二噻吩类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批准号:5167304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二军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苯并二噻吩类二维共轭聚合物的共轭支链的炔类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批准号:2140407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红坤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酰亚胺取代苯并二噻吩衍生物的聚合物受体光伏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5177304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晓晨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苯并二噻吩单元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批准号:2170215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闵杰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