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激元对稀土发光中心的选择性光谱增强效应及增强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57419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3.00
负责人:郑海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中月,霍义萍,李金萍,王莉,王朝晋,韩庆艳,邵军,张明娣,李彩霞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表面增强荧光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结构
结项摘要

Plasmonics is a newly develope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 with rapid growing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significant scientific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Surface enhanced spectroscopy(SES) is one of its core contents, which includes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surface enhanced fluorescence(SEF), and surface enhanced infrared absorption(SEIRA).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project is to investigate the high resolution surface enhanced spectroscopy of rare earth doped micro-nano fluorescent system by apply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laser spectroscopy, plasmonics and SES. Under selective resonant excitation, resonant coupling, polarization, and electric or magnetic dipole or multipole transitions,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interaction, the general law of it and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will be revealed via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effect. It is expected that a new surface enhancement field of high resolution spectroscopy will be established for rare earth doped micro-nano system, and some original results could be achieved. Meanwhil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he spectroscopy will be deepened by fulfilling the project, and a solid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S and plasmonics will be provided.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学科,极具学科交叉特色,是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而表面增强光谱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荧光发射、红外吸等。本项目旨在应用发光动力学和高分辨激光光谱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和表面增强光谱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稀土掺杂微纳荧光体系的高分辨表面增强光谱效应。通过对选择性共振激发、共振耦合、偏振、电(磁)多极跃迁等引起之荧光增强效应的观测和研究,揭示增强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本质、机理和规律。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望开拓稀土掺杂微纳发光体系高分辨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效应研究的新领域,同时深化对表面增强光谱机理的理解,为推动其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项目摘要

针对项目既定的研究计划,分别从实验观测研究和理论模拟计算两个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在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荧光调控及表面增强光谱研究方面,通过构建能够同时满足表面增强条件和高分辨光谱观测需要的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选择性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研究新体系,研究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光谱性质及特殊构型掺杂微纳颗粒的发光特性与机理,获得了具有特别构型和分布的空间定向荧光发射以及高的荧光增强效率,揭示了选择性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基本规律,开拓了稀土掺杂发光体系及其表面增强高分辨荧光光谱研究领域。在表面增强效应的物理作用过程和增强机制研究方面,构建了由稀土掺杂微纳晶体、金属纳米结构以及有机分子构成的表面增强和能量传递体系,通过表面局域等离激元共振(LSPR)和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的形成,有效调控稀土掺杂微纳发光体系的表面增强和能量传递效应,实现了LSPR对稀土发光中心荧光激发与发射的有效增强和性质调控、等SPP对于稀土发光的直接激发、稀土掺杂纳米晶体的原位快速可控生长等。同时对离激元调控表面增强和能量传递体系、增强衬底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与发光中心的激发及发射弛豫和能量传递等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局域场与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电磁耦合等作用模型,实现了其对于激发态动力学过程的全面深刻认识以及建立增强模型所需多种理论的有机结合和应用创新。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稀土发光材料激发条件、发光特性及增强荧光效应,金属纳米结构介电属性及构型变化等对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影响规律,金属微纳结构的电磁响应及其表面电场分布,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及其增强荧光效应,以及基于稀土发光材料及金属微纳结构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应用探索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发展价值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郑海荣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17419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0409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3401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02700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半导体发光机理研究

批准号:1140528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小东
学科分类:A30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拉曼光谱面直接成像

批准号:1150434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海波
学科分类:A22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ZnO基器件紫外电致发光研究

批准号:6087603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兴旺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宽光谱InGaN太阳能电池研究

批准号:6120407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孙晓娟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