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理论与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57135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7.00
负责人:史小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蕾,徐艳红,吴婷,钟显江,王浩,严畅,刘阿玄,李四光,李琛
关键词:
距离角度依赖特性阵列系统设计互耦和去耦频率分集阵列
结项摘要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hased array, the spatial electromagnetic distribution of frequency diverse array (FDA) is more complicated, mainly in that its beampattern is not only range-angle-dependent but also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time. The astable beampattern induced by the time-variant characteristic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in system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FDA also faces more severe coupling problem, which not only includes the isolation problem among array elements, but also the cross mutual coupling of different operation frequencies among the transmit antenna components..Focused on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FDAs, namely the complicated description of its spatial electromagnetic distribution, the difficulty in beampattern control and synthesis and the severe mutual coupling among array elements, this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range-angle-fixed beampattern control and synthesis technique, explore its coupling mechanism and seek for the effective decoupling method. And these investigation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ritical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of the FDA system design, and then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edium or long-term modern electronic integrated system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频率分集阵列电磁场空间分布相比传统相控阵变得更为复杂,表现在其波束不仅具有距离-角度依赖特性而且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其时变特性带来的非稳态发射方向图增加了系统控制和信号处理的复杂度。同时,频率分集阵列天线不仅面临阵元间隔离度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工作频率与天线发射组件之间存在交叉互耦,阵元间存在严重的耦合问题。.本项目将针对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磁场空间分布特性描述复杂、空间波束控制与综合困难以及阵列天线间耦合严重的科学问题,开展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空间定向定距波束控制与综合技术研究,探索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磁耦合机理,研究有效的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去耦合方法,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奠定理论基础,为我国现代电子综合系统研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针对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关键技术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包括一维、二维及高维频率分集阵列空间波束距离-角度依赖问题、频率分集阵列定向定距波束形成、频率分集阵列方向调制技术、快速波束综合技术等方面。具体而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频率分集阵列天线波束特性研究方面:①建立并分析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阵元之间的相位差随阵元间距、频率步进量、和观测距离等参数的变化关系,建立了周期特性描述方法。②建立了平面频率分集阵列俯仰-方位-距离三维理论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两种连续波体制的波束扫描实现方法。③针对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方向图随时间变化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脉冲体制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稳态波束形成与控制方法,并对其发射方向图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电磁仿真验证。.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定向定距波束控制与综合技术方面:①针对频率分集稀疏阵列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扰动的改进迭代傅里叶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算法的全局性,将遗传算法与改进的迭代傅里叶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改进迭代傅里叶算法。②开展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定向定距波束控制与综合技术研究。将发射功率集中于期望的俯仰-方位-距离三维空间位置,实现对期望区域的定点观测。③提出了频率分集阵列距离-角度二维平顶波束综合方法研究以及基于子频率分集阵结构的距离-角度解耦合二维波束综合方法。.共形频率分集阵列电磁耦合机理方面:①建立了共形频率分集阵列特有的俯仰-方位-距离三维空间波束辐射理论模型;②提出共形频率分集阵列俯仰-方位-距离维方向图解耦方法及时间维方向图稳态控制方法,完成了对共形频率分集阵列的低副瓣稳态空间聚焦波束形成的研究;③克服了当前对频率分集阵列研究过于理想,将波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引入到阵列的特性分析,实现了良好的波束控制。.频率分集阵列方向调制方面:①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无线通信方案,通过在发射端构建均匀圆环频率分集阵列,对其天线阵元的频率偏移量进行时间调制和非线性处理;②建立了存在幅相和频偏误差时频率分集阵列的通道误差数学模型,推导了频率分集阵列误差模型的方向图;③验证了频率分集阵列通道误差对方向调制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史小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07202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57105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997101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体制频率分集阵列波束综合与天线设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6190135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徐艳红
学科分类:F0119
资助金额:2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星载广域监视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170139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伟伟
学科分类:F01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未来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与多天线联合分集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067212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尹长川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虚拟天线阵列技术与OFDM结合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

批准号:6067204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邝育军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