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新型聚硅-铝三十巨聚离子絮凝剂性质表征和强化混凝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83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叶长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晓霞,李国亮,陈静,王秀娟
关键词:
铝三十纳米絮凝剂强化混凝理化性质
结项摘要

铝三十是目前可唯一鉴定出确切结构的且铝原子数最多的巨型聚合阳离子,具有高的价态和强的电中和能力,在混凝中有独特作用,是继铝十三之后新发现的混凝优势形态。往其中引入聚硅酸,可增强其架桥吸附能力,提高混凝性能。本项目在提纯Al13的基础上,研究Al13转化Al30过程以及聚硅酸影响,确立最优工艺和参数,制备一类复合高聚铝三十和硅酸的新型纳米无机高分子絮凝剂(Nano-IPF)。运用高场27Al NMR和FERRON形态鉴定方法,结合zeta电位、nano系列粒度分析、红外光谱等先进手段,系统表征絮凝剂的稳定性,水解特性和电位变化等理化性质,通过烧杯混凝实验研究其混凝性能,研究针对不同水质特征的优势混凝形态和条件,提出强化有机物去除的强化混凝作用机制,为新一代絮凝剂的开发和强化混凝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铝三十是目前可唯一鉴定出确切结构的且铝原子数最多的巨型聚合阳离子,是继铝十三之后新发现的混凝优势形态。往其中引入聚硅酸,可增强其架桥吸附能力,提高混凝性能。本项目通过研究Al13转化Al30过程以及聚硅酸影响,不同硅复合方式,制备一类复合高聚铝三十和聚硅酸(PA30SC)的新型纳米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运用高场27Al NMR和ferron法,结合红外光谱等先进手段,系统表征絮凝剂形态、结构和硅铝相互作用,通过烧杯混凝实验研究其混凝性能,研究针对不同水质特征的优势混凝形态和条件,提出强化有机物去除的强化混凝作用机制和途径,为新一代絮凝剂的开发和强化混凝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果表明,Al13向Al30转化的过程中,中间形成的ε-Al14前驱体的稳定性非常关键。适宜转化条件如较高的Al13、适量的Alm、80-90℃高温和36-48h的转化时间可促进该前驱体及时转化Al30。如何与硅的复合对产品影响很大,预制较高Al30利于形成稳定的PA30SC产品。综合评价Al30含量与稳定性,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适宜硅铝比。终端加硅的f系列,适宜的n(Si)/n(Al)=0.05,起始加硅的gg系列该值为0.04,期间加硅的fg系列该值为0.02。进一步运用改进的ferron法与27Al NMR的表征两种方法对聚硅铝三十絮凝剂PA30SC产品的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也有较好吻合。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PA30SC中的Al30结构可与聚硅酸复合,同时存在聚硅酸与铝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Si-O-Al 键从而延缓聚硅酸的聚合速度,同时也加大PASC的聚合度。预制的Al30更有利于形成Si-O-Al螯合结构和稳定的复合硅铝絮凝剂。这种硅铝络合(螯合)结构增强了静电簇混凝作用,同时较高硅含量的产品可通过解离的硅进一步水解,发挥吸附架桥作用,因此其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得到增强,效果比其他混凝形态如Alm,Al13以及Al30更稳定,适用范围更广。所有产品还可以通过协同吸附和混凝作用以增强强化混凝效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3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4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5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叶长青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94805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6900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聚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絮凝剂混凝行为和絮体特性对混凝-超滤工艺水处理效能和膜污染影响

批准号:5167834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高宝玉
学科分类:E10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聚铁絮凝剂形态结构表征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2077709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郑怀礼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新型复合胶乳的制备与表征

批准号:2977401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孔祥正
学科分类:B0109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磺化聚苯并噻唑质子交换膜的合成和表征

批准号:5140305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刚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