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碳纳米管(CNT)与衬底间的接触几率与结合强度是降低其界面热阻的关键,该研究对定向生长CNT直接作为热界面材料(TIM)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研究内容包括:1)CNT与衬底间的界面传热机理分析,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与经典分子动力学相结合,建立CNT与衬底间界面热阻模型;2)降低CNT与衬底间界面热阻的技术研究。研究首先将定向生长CNT进行磁化,然后通过电磁对准提高定向生长CNT与衬底间的接触几率,并利用感应热压键合技术来提高CNT与衬底间的结合强度,从而有效降低界面接触热阻。目前,半导体器件超微型化和高集成化对其系统散热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低热阻封装技术。本项目的实施为纳米封装与互连、低热阻封装技术研发开辟了新思路,对促进光电集成技术发展和功率器件的研发具有推动作用。
半导体器件超微型化和高集成化对其系统散热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低热阻封装技术。垂直定向生长碳纳米管束(VACNT)由于其独特结构特性被认为可作为一种优异的热界面(TIM)材料。VACNT与衬底间的接触几率与结合强度的提高是降低其界面热阻的关键,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VACNT与衬底界面传热机理、VACNT的磁化技术、电磁场辅助VACNT定向与对准、VACNT与衬底材料之间的有效键合及键合界面的性能评价。本项目重点是通过电磁对准与感应热压键合技术相结合,有效降低VACNT与衬底间的界面接触热阻,为低热阻封装技术研究开辟新的思路。首先,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和经典分子动力学,分析了VACNT与衬底界面传热机理,获得了微纳尺度上界面热阻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采用反铁磁材料作为催化剂,降低VACNT顶部缠绕和团聚,在此基础上沉积磁性材料并进行热整形,从而在VACNT顶端形成磁性纳米颗粒,最终实现VACNT的有效磁化;设计了用于辅助定向和对准的装置,提高了VACNT定向与对准的精度;采用感应热压键合技术实现了VACNT 与目标衬底间的有效键合,有效的降低界面热阻,经大量测试数据表明采用感应热压键合技术可实现界面热阻降低10%以上;通过对长期、大量的反馈数据分析发现,采用本技术获得的样品在一年后其性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整个项目实施期间完成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EI接收但尚未发表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纳米多孔金属的低温热压键合技术研究
基于复合亲水活化的低温直接键合技术研究
基于自蔓延放热反应的低温圆片键合技术研究
高效GaInP/GaAs/InGaAs/Ge多结太阳能电池生长和键合制备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