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全国158个复测点三分量野外地磁测量,建立了2000年中国地磁场的泰勒多项式模型,编制了2000年七要素地磁图。用冠谐、矩谐、泰勒多项式、自然正交分量等不同方法分析研究了全球地磁场和中国区域地磁场,定量描述了二者的差异,总结出建立区域地磁场模型应遵循的原则和使用地磁图应注意的事项。对地磁场长期变化的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地磁偶极矩急剧减小而非偶极子场急剧增大,地磁场西漂有明显的纬度差异和频散特征。地慢深部的地磁能量不断向核幔边界积累。对郑和航海的地磁测量资料的分析表明,古代地磁场曾有重大变化。对中国古极光记录的研究表明,唐宋元时期,磁极靠近中国,并与古气温有一定相关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中国及全球地磁场模型的计算与研究
地磁变化对趋磁微生物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地磁环境对生物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地磁变化及空间天气对生物节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