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由分蘖数、穗粒数、粒重等多种农艺性状协同决定,目前对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认识还非常有限。小穗发育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控制小穗发育的关键基因至关重要。我们从T-DNA激活标签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稀穗突变体(few spikelet1,fs1),它有别于曾报道的隐性稀穗突变体,受显性单核基因控制。突变体fs1最显著的特征是二次枝粳完全缺失,一次枝粳的间隙显著增加,而穗粒数目显著减少。研究表明,该突变体是由于T-DNA插入而激活下游基因(暂命名OsFS1)引起,定量PCR结果表明,突变体背景下OsFS1基因表达量上调30倍以上,OsFS1基因仅在开花期穗部特异表达,共分离试验验证了OsFS1是导致穗部形态变异的候选基因。本申请拟以此材料,从细胞形态学、分子遗传学方面深入阐明OsFS1基因在水稻小穗发育和命运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水稻穗型及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
项目按计划书顺利进行,目前已圆满地完成计划书规定的任务。具体计划要点如下:水稻产量由分蘖数、穗粒数、粒重等多种农艺性状协同决定,目前对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认识还非常有限。小穗发育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控制小穗发育的关键基因至关重要。本研究中,我们从T-DNA激活标签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稀穗突变体(few spikelet1,fs1),它有别于曾报道的隐性稀穗突变体,受显性单核基因控制。突变体fs1最显著的特征是二次枝粳完全缺失,一次枝粳的间隙显著增加,而穗粒数目显著减少。利用PCR Walking克隆该基因,该突变体是由于T-DNA插入而激活下游基因(OsFS1)引起,定量PCR结果表明,突变体背景下OsFS1基因表达量上调30倍以上,OsFS1基因主要在开花期穗部特异表达。OsFS1基因编码FT基因家族的一员,与Hd3a、RFT1高度同源。过表达OsFS1基因重现了突变体的表型,RNAi使突变体恢复为野生型表型。遗传数据证明了,OsFS1是导致穗部形态变异的控制基因。初步的研究表明OsFS1基因不仅参与了穗部形态建成,而且还参与了花期的调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调控水稻耐涝FS1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
一个水稻组织特异性脆秆突变体hk06的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
水稻簇生穗基因CSP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一个赤霉素代谢相关水稻半矮化新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