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所有生物的一种必需营养元素,世界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群受缺铁的困扰,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病发病率高达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用生物学方法强化农产品中铁的含量及有效性,是改善人类铁营养的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解决方法。因此研究铁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分子机理,提高农作物中铁的含量,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铁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是植物铁蛋白,而该蛋白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和种子中。叶中的大部分铁位于质体(主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该蛋白主要在种子形成、叶片衰老或环境铁过量时积累铁,在种子萌发等过程中释放铁,维持铁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具有储存铁和避免铁毒害的双重功能。因此铁运输到质体中对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拟以南芥为研究材料,对铁离子是如何进入质体和在质体中是如何进行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拟南芥类金属蛋白酶FtsH影响质体发育的分子机制
AtMGT6在拟南芥吸收镁离子中的作用研究
拟南芥脂类代谢在ER胁迫下的响应机制
弓形虫顶质体中丙酮酸的代谢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