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针对催化裂化(FCC)烟气特性,采用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方法,利用烟气中剩余O2将NO部分氧化成NO2,再以氨吸收,生产出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肥,研究该工艺关键技术。突破SCO催化剂现有的研究思路,以增加超氧自由基强化其活性为引导,制备出Ce掺杂Cr/TiO2-PILCs催化剂。前期结果表明,Ce掺杂使催化剂表面呈现更多的超氧自由基,其催化氧化活性及抗硫抗水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借助电子顺磁共振(EPR)等表征技术,探究Ce掺杂Cr/TiO2-PILCs催化剂上超氧自由基形成机制,进一步提高其活性;采用瞬态反应与离线分析方法,研究抗硫抗水过程机理,挖掘其抗硫抗水潜力;研究催化剂制备所涉及的混合、练泥、挤出、干燥和煅烧工艺及助剂的影响,获得蜂窝状模块式SCO催化剂制备技术;对氨吸收脱硫脱硝工艺进行研究,获取其关键工艺参数,推进FCC烟气低成本、清洁脱硫脱硝新工艺技术的研发。
针对高效的Ce掺杂Cr/TiO2-PILCs脱硝催化剂,本项目从超氧自由基在Ce掺杂Cr/TiO2-PILCs催化剂上的形成机理、超氧自由基在FCC烟气NO氧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Ce掺杂Cr/TiO2-PILCs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机制以及FCC烟气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工艺优化研究等方面,对超氧自由基在Ce掺杂催化剂上的形成机理、其在FCC烟气脱硝中的演化以及相关的中试测试展开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探明了超氧自由基产生于Cr3+位点上生成的氧空位处,且Ce掺杂促进了电荷的移动,产生空位,在催化剂表面生成不饱和化学键,促进化学吸附氧的形成;H2O、SO2与NO竞争吸附导致了催化活性的降低,同时Ce掺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毒性能;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的氨法同时脱硫脱硝效率,获得了最佳的吸收工艺条件,同时吸收产物的结晶性能良好,可用作化肥。本项目为为Ce掺杂制备FCC烟气脱硝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初步探讨了其工业可行性,促进了低耗脱硝新工艺技术的研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炼厂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同步脱硫脱硝新技术及原理
催化氧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新型烟气脱硝工艺调控及反应机制研究
高压脉冲放电烟气脱硫脱硝试验研究*3
烟气脱硫脱硝用强流电子加速器关键部件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