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菌藻协同净化作用机制与调控原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082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何连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苏文,袁东海,孟睿,李源,谢森
关键词:
菌藻固定化传质协同作用
结项摘要

固定化菌藻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水环境质量改善,但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固定化菌藻之间协同净化作用机制、菌藻发挥效能影响机制与调控原理是该技术广泛推广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项目以固定化菌藻体系的载体-菌-藻为研究对象,以载体及微环境特征、污染物传质过程限制、菌藻生理生态响应为研究内容,筛选适宜的菌藻和适合其发挥净化效能的固定化载体,利用磷脂脂肪酸C同位素和扫描电镜技术获得载体内部生物生态学特征参数和菌藻代谢中间产物的变化,以双室扩散模型为基础获取氧气的产生和扩散、溶质扩散和吸收参数,阐明固定化载体扩散性能改善途径,试图从菌藻本身生理生态特性和载体微环境特征的角度,揭示载体传质限制和菌藻共生作用机理。本研究成果可为进完善菌藻固定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固定化菌藻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水环境质量改善,但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固定化菌藻之间协同净化作用机制、菌藻发挥效能影响机制与调控原理是该技术广泛推广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项目以固定化菌藻体系的载体-菌-藻为研究对象,以载体及微环境特征、污染物传质过程限制、菌藻生理生态响应为研究内容,筛选适宜的菌藻和适合其发挥净化效能的固定化载体。通过对比固定化菌-藻和游离态菌-藻对模拟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建立固定化菌-藻营养物利用效率模型,为菌-藻体系协同净化水质提供理论依据;筛选适宜的菌藻和适合其发挥净化效能的固定化载体,得到最佳的固定化菌藻配比组合。本研究成果可为进完善菌藻固定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何连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固定化藻类净化污水及其净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39300024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严国安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贫营养菌基因重组与固定化及其对饮用水中酞酸酯的净化

批准号:3040034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琳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微藻固定化培养与沼液脱氮磷的耦合机制

批准号:5110808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沈英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纳米贵金属复合固定化氧化钛光热催化协同净化室内空气的研究

批准号:2037705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胡春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