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汽车产品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技术进步和管理方法变革的主要目标。但目前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缺失,导致支持汽车节能减排的政策执行失灵和新产品开发与消费的盲目性。本项目从汽车产品设计、原材料获取、加工制造、运行使用、维修维护直到报废与回收处理的汽车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研究,从社会整体利益、价值最大化角度,对外部环境(政策、市场等)的动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能量流、物质流、废物流等要素流影响下的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针对汽车产品技术创新的特点深入论证"节能"与"减排"的互动契合关系,并分别建立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一种将节能与减排评价结果置于统一尺度下进行指数化表述的方法。创新面向"能源-环境"多目标优化汽车节能减排评价方法,以利于对不同汽车产品进行综合绩效的量化比较,为建立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对国内外全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国内汽车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了大量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为了寻求符合国情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申请人先后安排两名硕士毕业生利用Greet模型对燃油公交车和燃油轿车(油电混合动力与传统汽油车)的全生命周期能源排放进行了评价和实证研究,一名博士对燃油汽车报废回收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课题组在充分吸收和总结上述研究成果后,从汽车“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物流、使用维修、报废回收与拆解再利用”,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燃油汽车各阶段的能源与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并划定了评价边界,并以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评价模型。在此过程中,针对难度最大、数据资料最缺的汽车报废回收阶段进行重点分析,且安排两名工程硕士对该过程进行评价研究。之后,项目组与汽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运用项目组开发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重型商用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进行实证研究与政策模拟,参与该项目研究的一名博士据此完成了重型商用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差异评价。为了提高量化评价的准确性,项目组还自筹经费购买了国内权威数据库和国际权威Gabi评价软件,以使研究结论更为真实可靠。综上,本项目超计划完成了任务书上的工作量,并在研究过程中适时调整与完善了原申报书所提的研究方法。.本项目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1篇已采稿),国际会议论文1篇,并有硕、博士各3名完成相关研究内容毕业论文,正在撰写的专著《我国重型商用车辆节能减排评价研究》即将交科学出版社出版,相关的两篇论文也已投核心期刊待审。目前项目组研究人员仍在继续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并针对新发现的科学问题正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例如怎样计算天然气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材料、能源和排放?如何评价该类汽车因技术创新而引致的节能减排绩效?等等。如果能继续支持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必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多模式、多维度、多区域汽车共享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研究
面向电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MEP评价与多目标优化研究
汽车智能化对安全、节能减排及缓解拥堵影响的系统评估方法
新能源汽车能耗、碳排放和经济性全生命周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