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同系物的神经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25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李云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小强,李晓波,张娟,姚琛,杨鹏,何道伟,阮秦莉,王希恺,熊梦祯
关键词:
秀丽线虫毒作用机制神经毒性藻毒素
结项摘要

微囊藻毒素(MCs)对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但研究多集中于肝毒性。有限的人群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结果均提示MCs可能具有神经生物学效应与神经毒性。我们前期工作初步证实MCs能够导致秀丽线虫的行为及相关运动神经元功能损伤。本项目拟通过建立三种MCs同系物的急性、亚慢性毒性大鼠模型及海马神经元毒性模型,观察对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影响;应用量子点荧光标记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观察MCs在大鼠脑部组织中的分布及损伤定位;采用行为学、病理学、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探讨MCs对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构建针对Oatp不同亚型的RNAi模型以识别MCs对海马神经元毒作用的优势同系物。通过秀丽线虫神经毒试验模型,分析MCs可能导致的神经元运动、感觉和行为功能缺陷及相关机制。研究结果预期可以为探讨MCs的神经毒性及毒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毒理学资料。

项目摘要

本课题探讨了MCs可能具有的神经生物学效应与神经毒性。通过建立三种MCs同系物(MC-LR、MC-RR和MC-YR)染毒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模型,观察不同MCs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应用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MCs同系物在大鼠脑组织中的损伤部位。同时,建立MCs的6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大鼠模型,通过fMRI动态分析、行为学试验及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初步分析MCs对大鼠海马的毒作用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MCs染毒后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检测其分泌的NO、IL-1、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建立PC12、BV-2细胞的体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染毒模型,检测了MC-LR对细胞膜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可能导致的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提取了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总RNA,检测了神经细胞表达的2种Oatp亚型,并探讨了MC-LR特异Oatp的mRNA表达水平。以秀丽线虫作为试验模式动物,从神经元和神经突触两方面分析MCs可能引起的神经元运动、感觉和认知行为功能缺陷、作用模式及其相关毒作用机制,并对MC-LR致C. elegans神经毒性的敏感性作了初步分析,同时对MCs神经毒作用生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研究。基本完成了课题申报的研究内容。但也存在不足,在MC-LR量子点荧光标记探针的制备方面和课题设计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课题组制备的MC-LR量子点荧光标记探针粒径较大,难以有效通过血脑屏障,未能获得良好的预期试验结果。课题组今后将在前期试验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李云晖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囊藻毒素的母代转移途径及其诱发子代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7051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广宇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微囊藻毒素持续性作用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毒性影响及其机制

批准号:3110037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莉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微囊藻毒素在微囊藻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7035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甘南琴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微囊藻毒素对微囊藻群体越冬和复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批准号:3127050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肖邦定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