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到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100余个地点的现代蜗牛、孢粉和植物硅酸体样品;完成渭南、会宁、洛川和长武地层的800余个蜗牛化石样品的分析鉴定;完成兰州、宝鸡和渭南剖面硅酸体记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蜗牛冷暖种比值变化反映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2)高分辩率的蜗牛化石记录揭示出末次盛冰期时气候百年-告年的波动特征,温度比湿度变化要早1-2千年,且夏季风能持续地影响到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地区;(3)末次间冰期来黄土东西部地区发育不同的草原植被类型,森林草原只在南部短期发育;(4)不同黄土蜗牛类和组合记录了东亚冬夏季风的变化,两者的变化受不同的轨道周期所驱动,夏季风变化为41ka和19-23ka的周期,冬季风以100ka周期为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末次间冰期兰州及武都黄土记录与全球气候变化
末次间冰期以来欧亚黄土区植被及气候变化研究
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序列的气候突变事件记录及其年代学研究
中亚干旱区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与驱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