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氮既是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又可破坏大气臭氧层。其重要来源在于农田土壤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土壤pH是影响氧化亚氮生成排放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我国现行的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和农业新技术涉及到土壤pH和水分状况的改变。本研究拟采用将同一土壤人工调节pH后进行培养实验的方法,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土壤pH变化与相应的氧化亚氮生成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其特色在于通过加入不同微生物的特异性抑制剂,使铵氧化和硝酸根还原过程中不同反应阶段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成为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自养硝化微生物和异养硝化微生物以及纯化学反应分别对土壤中氧化亚氮形成所作的贡献,了解pH调节与氧化亚氮形成有关的各反应阶段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特点,以便最终阐明水分、pH耦合对土壤氧化亚氮形成的影响规律,并为通过适当的农业措施减少土壤中氧化亚氮的生成与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Nucleolin targeting AS1411 aptamer modified pH-sensitive micelles for enhanced delivery and antitumor efficacy of paclitaxel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豆类作物生长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机理探讨
低PH条件下氨根离子影响植物根系发育的机理探讨
土壤中微量抗生素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动态及模拟:土壤通气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