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氯生物协同降解过程及其功能微生物分子生态学鉴定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21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李永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曾巧云,李晓敏,冯宏,张池,蔺中,陈昊
关键词:
土壤有机氯稳定同位素探针宏基因组协同降解
结项摘要

以旱坡地红壤为模式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以五氯酚和蚯蚓为典型有机氯污染物和土壤动物类型,依照效应-过程-机理这一研究主线,将土壤污染野外生态对照实验和温室微宇宙污染控制实验相结合,在辨明五氯酚土壤老化、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土壤过程基础上,分析蚯蚓和土著微生物对五氯酚生物降解的联合驱动效应和过程。进而从污染物有效性、有机代谢底物转化、蚯蚓肠道菌群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等方面揭示两类关键土壤生物类群降解五氯酚的协同机制。将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和454高通量DNA 测序技术等宏基因组学方法相结合,建立并优化土壤有机氯污染物降解的功能微生物原位分离鉴定技术,据此构建功能微生物基因指纹图谱和宏基因组文库,揭示群落结构演替特征、机制及其主控因子。为探明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恢复过程及其生物协同驱动机制,挖掘功能微生物基因资源,探索新的环境友好型污染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五氯酚(PCP)是一种典型的有机氯污染物。自然条件下,虽然土壤有机氯污染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降解,但降解速度缓慢,降解半衰期较长。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类群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者。本项目主要在辨明五氯酚土壤老化、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土壤过程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蚯蚓和土著微生物对五氯酚生物降解的联合驱动效应和过程。本研究选用表层种和内层种生态型蚯蚓(Eisenia foetida和Amynthas robustus E.Perrier)作为工程生物,分别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添加堆肥作为有机代谢底物的基础上,动态监测了培养过程中土壤PCP残留、pH、总有机碳、腐殖质、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基础呼吸等指标,分析了蚯蚓和土著微生物在PCP降解中的作用,并运用Biolog、DGGE、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及T-RFLP等技术方法研究了蚯蚓对PCP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蚯蚓可以增强土著微生物降解土壤PCP的效率,内层种蚯蚓强化效果优于表层种;(2)两种生态型蚯蚓均能够提高PCP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内层种蚯蚓促进效果优于表层种蚯蚓;(3)运用稀释平板技术从内层种蚯蚓处理旱地土中筛选出了1株PCP降解优势菌(Klebsiella sp. T1),从水稻土中筛选出了2株PCP降解优势菌(Pseudomonas sp. S1和Klebsiella sp. S2),菌种降解效果试验显示添加Klebsiella sp. T1、Pseudomonas sp. S1和Klebsiella sp. S2菌种后土壤中PCP降解率显著高于无蚯蚓和无菌剂对照;(4)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土壤有机氯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并通过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和DGGE、T-RFLP等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相结合,原位分析了蚯蚓驱动下的土壤及两种生态型蚯蚓肠道中PCP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探索了这些微生物在蚯蚓强化修复土壤五氯酚污染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鉴定出了土壤/蚓触圈中具有同化降解五氯酚能力的功能微生物主要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以上结果为挖掘功能微生物基因资源以及探索有机氯污染土壤新的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李永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67100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203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100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77111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4000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706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115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旱坡地土壤DDT降解过程及其功能微生物生态学机制

批准号:4127126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董军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工程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氯农药DDT生物和化学耦合降解过程和调控机制

批准号:410711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董军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微生物协同降解纤维素的协同因子的鉴定及协同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6001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段承杰
学科分类:C0102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氯嘧璜隆导致土壤氮素循环功能退化的微生物生态学机理

批准号:4107120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惠文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