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抗性基因的利用是综合治理稻飞虱的基础,但以往研究不够重视发掘和利用与亚洲栽培稻最近缘的野生稻-普通野生稻中的抗飞虱基因。本项目将针对前期研究从我国普通野生稻中检测到的4个对稻飞虱抗性具有重要作用的区间,应用杂交稻保持系协青早B与业已建立的以协青早B为背景的目标片段代换系配组衍生F2:3群体,检验各QTL(数量性状座位)的效应,并将其定位精度提高到5cM以内;同时,筛选候选基因2个以上。进而选择在各个单一小区间内携带外源渗入片段的协青早B近等基因系,再配组衍生F2群体,筛选分别聚合了2个以上渗入片段的各种不同基因型组合的材料,鉴定各近等基因系材料、各种基因型组合材料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以及它们在产量性状、株高、生育期等性状上的表现,分析渗入片段对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拓宽对我国普通野生稻资源的认知程度,并加快所定位有利基因的育种应用步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普通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克隆及育种利用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广谱高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和定位研究
云南药用野生稻耿马居群渗入系抗褐飞虱基因精细定位
野生稻转育品系稻株它感素与抗褐飞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