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斑点叉尾鮰抗病相关基因标记的筛选及抗病选育技术研究,是解决鮰鱼病害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趋化因子基因是鱼类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免疫防御反应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因子,其表达是鱼类机体中进行免疫反应所必需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机体对外界病原的防御功能发挥。本项目拟以CC和CXC趋化因子基因为目标基因,研究抗病个体(群体)和不抗病群体中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和时序性;研究趋化因子基因遗传结构差异和多态性及其与抗病力的关系,揭示鱼类不同个体间之所以存在不同抗病力的分子遗传基础;克隆抗病相关趋化因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或基因组序列;研究和筛选出与抗病力相关的趋化因子基因标记;研究抗病基因标记在斑点叉尾鮰群体中的遗传规律及其稳定性,验证和确定抗病基因标记;本研究为斑点叉尾鮰抗病新品种培育奠定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对促进鮰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斑点叉尾鮰抗病相关基因标记的筛选及抗病选育技术研究,是解决鮰鱼病害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趋化因子等免疫基因是鱼类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免疫防御反应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因子,其表达是鱼类机体中进行免疫反应所必需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机体对外界病原的防御功能发挥。本项目的目标是以趋化因子等基因为目标基因,研究和筛选出与抗病力相关的基因标记、抗病基因标记在斑点叉尾鮰群体中的遗传规律及其稳定性、验证和确定抗病基因标记。利用RT-PCR和实时定量荧光基因表达检测技术,研究趋化因子基因在斑点叉尾鮰抗细菌病个体和不抗病个体的脾脏、头肾、肝脏、皮肤等组织中表达的特异性及其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26个CC趋化因子中,趋化因子SCYA103、SCYA106、SCYA107、SCYA108、SCYA109、SCYA112、SCYA115、SCYA116、SCYA122、SCYA124、SCYA126表达显著上调;用RACE技术,以获得这些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LA-PCR法和基因组步移法扩增出全部13个CC趋化因子的内含子和启动子序列;经过比较抗病群体和非抗病群体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关系,分析的基因除了SCYA115基因在抗病群体和非抗病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外,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SCYA115基因的多态性与抗病性相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经过大量的样本分析后发现,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较低,所以还需要进一步验证SCYA115基因多态性与抗病力的关系。通过构建差减文库进一步研究斑点叉尾鮰抗病相关基因,得到已知基因156个,其中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F)等免疫基因19个;选择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F)作为进一步分析抗病性的目标基因,分别测定抗病群体和非抗病群体各20个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后发现,MIF基因序列的多态性性水平较高,有25个变异位点,均发生在非编码序列,分析所研究的40个斑点叉尾鮰中抗病和非抗病群体之间MIF多态性没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的这两个基因情况说明,仅仅通过分子克隆、测定趋化因子等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类抗病力的关系,最终筛选出与抗病相关的基因标记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斑点叉尾鮰天然免疫基因NLR和APR基因定位及抗病机制的研究
我国斑点叉尾鮰种质退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斑点叉尾鮰免疫调控相关microRNA功能鉴定与分析
文蛤抗病基因标记的筛选及分子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