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基于HIV-1感染宿主细胞的机理,趋化因子受体5(CCR5)是HIV-1侵入时细胞融合的主要辅助受体,抑制其介导的细胞融合能产生明确的AIDS治疗作用。本项目拟以我们自行发现的PQX-008(N-(3-(4-(4-氰基苯基)哌嗪-1-基)-1-苯基丙基)-4-氟苯甲酰胺)为先导物,通过基于CCR5拮抗剂"Y型"结构的要求,结合分子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内在联系,按照生物电子等排和骨架迁越等药物设计原理,在保留中心氮原子的盐桥作用的原则下,对哌嗪和两侧的疏水性部分进行结构多样性的修饰,从而构建新型的结构体系。经分子对接和类药性参数的虚拟评价和筛选,择优合成、抗HIV-1活性筛选和体外类药性评价,由此发现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小分子CCR5拮抗剂,为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1治疗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基于HIV-1的复制周期,抑制CCR5介导的细胞-病毒融合能产生抗HIV-1作用。以我们自行合成并筛选发现的PQX-008为先导物,依据CCR5拮抗剂的“Y型”模型的结构要求,并结合分子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生物电子等排、骨架迁越等理性药物分子设计的策略,进行合理药物设计和优化:在保留中心氮原子盐桥作用的原则下,对哌嗪(B部分)和两侧的疏水性部分(A和C部分)进行结构多样性的修饰,从而构建了6个系列的结构体系(1-苯基丙胺-3-(1-哌嗪)类、3-(2-甲基哌嗪-1-基)-1-苯基丙胺类、2-甲基哌嗪类、2-苯基哌啶类、哌啶-4-甲酰胺类和环己二胺类),共216个新型化合物。同时,对所合成的哌嗪类衍生物进行了基于钙流模型的CCR5拮抗活性的测试,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CCR5拮抗活性(< 100 nM),并从中挑选了25个化合物测定了抗病毒活性(6个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100 nM),同时还对CCR5拮抗活性和抗病毒活性均较强的化合物进行了成药性的评价(8个化合物进行了单浓度的hERG通道抑制活性测定,2个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测定),初步的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成药性,可望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发现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小分子CCR5拮抗剂,为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1治疗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项目在研过程中,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2项,其中1项已获授权;已发表SCI论文5篇,还有4篇论文待发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参加了2011年天津中法药学研讨会和广州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作会议报告,获得参会同行的一致好评;参加2011年和2012年长三角药物化学研讨会,共发表会议论文4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新型非甾体类AR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靶向CCR5辅助受体的新型HIV-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药学研究
新型六元芳杂环类抗耐药性HIV-1 NNRTI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基于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新型哌嗪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