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长期存活依赖型PGPR菌株Bacillus sp. WP8促生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123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康贻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兴宽,王欢莉,许德军,沈敏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微生物群落促生机制
结项摘要

过去人们认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在土壤中能较长时间存活,然而,许多PGPR在野外环境中存活时间短且不稳定的事实,成为制约PGPR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和顾虑。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Bacillus sp. WP8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有别于传统认识,通过分析我们提出:"WP8通过调控土壤土著微生物群落对豇豆进行促生"这一假说。本项目基于接种WP8,待改变土著微生物群落后再进行种植比较的思路,以不同肥力土壤和不同植物环境下,接种WP8对土著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重点,研究土著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促生效应的关系,验证WP8的促生机制;以两种不同促生机制的PGPR菌株WP8和RA6为代表,比较并揭示WP8的作用特点。通过本研究,有望丰富PGPR的促生机制,拓展PGPR的筛选思路和应用策略,同时为WP8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促生/生防机理是农业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项目的研究假设是,PGPR调控土著微生物群落是其促生机制之一。为此,我们采取连续盆栽实验,运用PCR-DGGE方法比较并分析了Bacillus pumilus WP8和另一PGPR菌株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RA6对土著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解析了其和PGPR促生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WP8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少于40 d(低于DGGE检测限),但土壤细菌群落特别是优势菌群随时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土壤对植物产生至少90 d持续的促生作用(与CK相比)。RA6虽然能在土壤中存活至少60 d(小于90 d),但对土著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且随着RA6在土壤中的消亡,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也随之消失。土壤酶活性结果显示,WP8能显著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暗示其能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可能是其调控土壤优势种群的因素之一。实验证明了WP8对土著微生物的调控可能是其促生机制之一。在菌株配伍促生实验中,我们偶然发现两株PGPR菌株,WP8和Erwinia persicinus RA2,虽在体外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混合使用时却未表现出预期的促生/生防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RA2能抑制WP8的生物膜形成,并导致促生/生防功能丧失,采用LC-MS/MS技术,我们鉴定出了RA2初级代谢产物中的D-谷氨酰胺能显著抑制WP8生物膜的形成,而RA2次级代谢液中的茉莉酸和多糖物质有助于缓解抑制效应,该研究表明在PGPR混合使用时,需关注菌株之间生物膜的相互抑制对配伍效果的影响。另外,我们研究证实了WP8能促进番茄耐盐生长,而产ACC脱氨酶并非是促进植物耐盐生长的唯一因素。我们还发现WP8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作用并非通过抑制其生长,而是弱化了其致病力,相关工作尚在进行中。此外,为从功能基因组学的角度进一步探究WP8的促生/生防机制,我们还对WP8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构建WP8基因组BAC文库,找出了疑似WP8对环境耐受性及促生的相关基因,这有助于进一步解析WP8促生/生防具有广适性的分子机理。总之,我们圆满并超额完成了项目既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相关内容发表论文12篇,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部分工作投稿2篇,同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康贻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pumilus WP8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穿梭定殖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0125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沈敏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PGPR菌株Tsukamurella sp. P9、Burkholderia sp. P10与花生互作机制的比较研究

批准号:3176003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韩丽珍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可可西里梭罗草根际促生菌(PGPR)促生与增强抗逆性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6002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英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西藏特有荒漠植物砂生槐根际促生菌(PGPR)促生与增强抗旱性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600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何建清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