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多样性及造山多阶段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217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8.00
负责人:张进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波,闫淑玉,刘江,王晓先,王佳敏,王盟
关键词:
构造样式构造演化吉隆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
结项摘要

吉隆地区具有构造多样性和多期叠加特征,发育自印度-欧亚碰撞以来几乎所有构造类型,丰富的构造单元、复杂的变形过程、不同构造间多样的时空成因关系,为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过程提供了良好窗口。主要采用野外构造地质解析、剖面与填图、室内显微分析方法,结合变质与岩浆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手段,对研究区内吉隆-康马逆冲断层、藏南拆离系、佩谷错片麻岩穹窿、南北向裂谷及大喜马拉雅内构造现象进行研究,确定上述各类构造的组成要素、几何形态、变形性质及运动学特征,对它们的变形时间、变形变质过程、冷却及隆升历史进行限定,特别对STDS启动年龄进行确定。对各类构造的成因-变形机制及与熔体关系进行解释,建立形成模式,并对不同构造的时空-成因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吉隆地区构造多样性及其内在关系的成因分析,结合构造过程的详细揭示,探讨研究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形历史,为重塑喜马拉雅造山带更详实的造山过程提供参考。

项目摘要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碰撞型造山带,查明其造山过程对理解碰撞型造山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采用构造地质、变质地质与岩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手段,对研究区内喜马拉雅造山带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别是大喜马拉雅和北喜马拉雅穹隆的构造组成、变形-变质及岩浆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查明了研究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和热结构,建立了研究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形与热过程,初步重建了喜马拉雅的造山过程。最主要成果:1)确定了大喜马拉雅的岩石和变形特征在剖面上的近对称样式;2)确定了剖面上运动学的反对称性;3)确定大喜马拉雅为一巴洛式变质带的倒转背形;4)中新世中期(~15Ma)喜马拉雅造山带发生由伸展向挤压的构造反转;5)大喜马拉雅主体PTt为顺时针方式(>20 Ma),底部却是发卡式(hair-pin)PTt(<15 Ma);6)提出喜马拉雅两阶段造山模式:第一旋回包括从增厚到隧道流挤出式折返;~15 Ma之后,喜马拉雅开始经历第二旋回的初级阶段-临界楔造山模式。其他研究成果还包括:1)喜马拉雅早古生代造山;2)喜马拉雅晚新生代以来的快速剥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5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张进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敦煌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批准号:4173021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吴春明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314.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祁连造山带的组成及造山过程

批准号:49732070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许志琴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的深部结构研究

批准号:4117407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有学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别造山带北缘晚古生代沉积记录及其对造山带构造演化制约

批准号:4097208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双应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