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从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环境影响出发,研究鄱阳湖流域的灾害性天气与太阳活动的关系;重点对我们收集到的从1010年到2002年近千年的鄱阳湖发生洪水、干旱、冰雹、冰冻的数据和1750年以来的太阳活动资料,用模糊数学、谱分析、非线性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开展时间-频率的相位同步性分析和研究,研究鄱阳湖流域的灾害性天气和太阳活动同(异)步或相位移动的关系,以及发生的频率、时间区间,从而找出太阳活动与鄱阳湖灾害性天气的规律性,以推进对日地关系的了解,为鄱阳湖流域的防洪抗旱、防灾抗灾提出预警机制;开展太阳活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因素。
项目组成员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太阳活动和鄱阳湖洪水发生的频次,研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太阳活动的规律性,研究鄱阳湖洪水变化的规律性。.通过研究太阳活动黑子数、太阳活动周期与鄱阳湖发生洪水频次的关系,结果显示鄱阳湖洪水的发生与太阳活动周期的长短没有关系,相关性很小,太阳活动中黑子数的多少,以及前期黑子数对鄱阳湖洪水的累积效应也没有,也就是说太阳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影响是很微弱的,几乎没多大影响。利用太阳黑子数和面积数,对太阳活动不对称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第23周开始的前6年左右,太阳活动存在微弱的不对称性;(2)不同太阳活动现象或指数的不对称性,并不发生在同一活动周的同一时期。概述了太阳活动延伸周,延伸周起始时间的确定以及延伸周有关特征的研究。运用1952—2011年鄱阳湖水文资料,分析了鄱阳湖近60年来枯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鄱阳湖不同部位水位关系变化分析,洪、枯水预警等级设置方式探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扩展与创新等。.此外,还研究了,Si衬底GaN基多量子阱外延材料的TEM研究,ZnO薄膜材料的缺陷和光谱特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稳定天气形势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重度污染过程气象成因解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太阳活动长期变化与活动经度带研究
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对电离层电子浓度的调制作用
活动周尺度上的全日面太阳长期活动演化研究
太阳活动高年银河宇宙线调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