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混凝土坝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化引起坝体材料性能和结构性能的降低,对大坝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加之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老化混凝土坝的抗震安全值得探讨研究,但当前尚无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碳化是导致混凝土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课题从材料碳化角度出发,研究地震作用下在役混凝土坝的破坏机理。通过室内快速碳化试验,研究老化混凝土的动态力性能和断裂特性;通过引入表征老化材料的强度变化和干缩裂缝的损伤变量,基于能量原理推导老化混凝土动力损伤演化方程,建立老化混凝土的动力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大坝抗震薄弱部位的损伤发展和渐进破坏过程,从而揭示在役混凝土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以此为基础,对设计地震下大坝服役寿命进行预测。本研究不仅完善了我国混凝土坝安全评价体系,同时也为大坝病变模拟与机理研究、使用寿命评估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在役混凝土坝的破坏机理,本课题从老化混凝土的材料试验、本构关系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室内加速碳化试验,得到了单一碳化条件下的老化混凝土试件。研究了不同碳化程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老化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通过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碳化对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化后混凝土的断裂韧度提高,断裂韧度随碳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利用压汞法研究了混凝土碳化前后的孔结构变化情况。这些研究工作为老化混凝土动态本构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2)通过对长龄期混凝土芯样的试验研究,得到了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碳化深度变化的规律,然后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表征混凝土材料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衰减函数。(3)根据地震作用下混凝土应变速率的特点,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对老化混凝土进行了抗拉抗压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对老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老化混凝土动态强度与应变速率对数之间的关系式。最后,结合老化混凝土的静动态试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老化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4)基于老化混凝土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衰减函数,通过对已有黏塑性损伤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混凝土的老化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在役混凝土坝的地震响应,通过对坝体损伤场的分析,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在役混凝土坝的破坏机理,该模型也可用于混凝土坝服役寿命的预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断裂理论的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混凝土大坝老化、损伤的动力诊断
有裂缝混凝土重力坝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
考虑孔隙水影响的混凝土静动力损伤演化及破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