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信用交易,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有效性——基于上证A股和沪港通数据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011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40
负责人:王粟旸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证券交易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岩,武自强,邓斌,彭澎,柏巍,杨旸
关键词:
融资融券卖空交易投资者行为沪港通当日回转交易
结项摘要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of investors’ behavior by using micro-accounts transaction data from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 Firstly, we will study the behavior of investo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under same 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behavior of investors from same country but under different mechanisms.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ystems and investment backgrounds to investors’ behavior, summarize the behavior rules of investors under 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 mechanism. By comparing with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behavioral finance, we will build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the our investors’ behavior under this trading mechanism. Secondl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vestors’ behavior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ket price and market quality. This study, based on micro-accounts transaction data, can not only expand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behavioral finance, but als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 mechanism. We will assess the fairness of this trading mechanism as well,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nnov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 mechanism.

本研究以证券信用交易机制下的投资者行为为出发点,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微观账户数据和沪港通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境内外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同一证券信用交易下和境内投资者在大陆、香港不同证券信用交易机制下的行为特征;分析不同制度与投资背景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总结我国投资者在证券信用交易中的行为规律,并通过与海外经典行为金融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构建我国投资者的证券信用交易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投资者行为对市场质量和证券价格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可以基于微观交易数据,拓展经典行为金融理论,同时可以为我国证券信用交易机制的优化提供解决方案,对市场投资者准入和交易机制的公平性进行评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相关交易机制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本研究以投资者行为研究为基础,基于证券信用交易机制和沪港通交易制度两个制度背景,研究了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同一制度下和相同投资者在不同制度机制下的基础行为特征及差异;探究不同投资者行为对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总结我国投资者在证券信用交易中的行为规律。本研究的开展利用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微观账户数据、沪港通投资者账户交易数据、市场公开信息、基础证券交易相关的股价、交易量等数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当前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会加强顺周期效应,投资者行为助涨助跌、逆周期监管机制缺失、现有的风控机制会加速市场在下跌中的踩踏行为,对提升市场效率、加强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平滑市场波动意义不显著。.2、融资融券投资者交易投机性强,尤其是资金持有量较大的投资者助涨助跌效应明显,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区间内引领市场价格的变化。高杠杆交易的投资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和冲击较大,投资行为更为激进,是市场上的流动性消耗者。.3、A股市场回转交易投资者投机性极强,日内回转次数多,无过夜持仓,尤其在市场波动时期交易更为活跃,助涨助跌,会通过虚假申报等方式误导投资者,并且交易行为同质化较强;港股通回转投资者回转次数相对内地较少,但仍存在持仓周期短,交易投机性强等问题。.4、沪港两地市场融合性不断增强,但是个股价差仍然存在。沪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在保持局部聚集性的同时不断融合,两地市场稳定性都有所提升;面对不同的攻击,恶意攻击对市场造成的破坏明显高于随意攻击;港股通市场抗攻击能力高于沪股通市场。.5、沪港通投资者在参与对方市场交易中表现出与参与本地市场基本相同的偏好特征,同时,跨境交易的信息和成本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股通投资者的交易偏好;沪股通投资者在沪市A股上涨时表现出显著的羊群行为,不过其羊群行为程度远低于境内投资者;参与跨境交易的投资者在沪市A股大多奉行分散化投资、长线投资的投资策略,而且他们参与跨境市场投资与参与本地市场相比仅占次要地位,内地资金通过沪港通对QFII产生替代效应,引发后者的“调仓”行为;境内涨跌幅限制机制具有交易干扰效应。.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为微观市场结构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提供了实践数据检验支撑,而且可以为我国证券信用交易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对完善市场投资者准入和交易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3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4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DOI:10.13956 /j.ss.1001-8409.2018.07.26
发表时间:2018
5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王粟旸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市价委托交易制度对证券市场质量及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

批准号:70403011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屈文洲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融资融券非对称交易行为及其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信用账户数据

批准号:7167208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俞红海
学科分类:G02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资本市场创新、个人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稳定性——基于微观交易大数据的视角

批准号:7177121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志生
学科分类:G0114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监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批准号:7147304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宗新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