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和抗旱池鉴定的基础上选择86个中国原产,来源于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进行了形态、解剖与生理17个指标的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和分类,研究表明,杏为蒸腾午林型植物,其抗旱方式有御旱、耐旱两种。抗旱性强的品种渗透调节能力强,水分胁迫时,叶片乙烯、ABA、ZR含量增加,LOX、SOD活性升高,CAT下降,MDA、和活性氧积累。干旱胁迫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超弱发光降低。叶片的超弱发光与抗旱性无关,只是在严重干旱时,超弱发光的增大幅度与抗旱性负相关。但仅靠超弱发光指标很难准确鉴定杏的抗旱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弱对偶的平面三角形格网离散线转化生成算法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硅泡沫的超弹压缩和应力松弛的不确定性表征
新疆杏资源分类评价与利用
杏种质资源的离位保存研究
糜子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与抗旱种质筛选
中国杏种质资源基因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