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可诱导γH2AX的形成,导致A549细胞DNA的损伤。γH2AX是目前公认的DNA损伤的标志之一。研究发现细胞组蛋白H2AX可在DNA双链断裂(DSBs)产生后被磷酸化,产生γH2AX,并在DSBs位点形成焦点(foci)。但是MP诱导γH2AX焦点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用MP感染不同细胞系,以明确其造成DNA损伤是否有细胞特异性;并用彗星等技术探讨MP能否导致DNA双链的断裂;探寻诱导γH2AX形成相关的磷酸化蛋白激酶,并明确γH2A的形成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以及DNA修复对细胞的影响。通过这些了解MP诱导细胞DNA损伤的机制,使我们对DNA损伤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为进一步阐明MP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实用性。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 MP感染可导致A549细胞DNA的损伤,诱导γH2AX的形成。γH2AX是目前公认的DNA损伤的标志之一。但是MP诱导γH2AX焦点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于是,我们展开一系列后续研究并发现:ROS参与了MP 诱导A549细胞DNA损伤的过程;MP的粘附作用对ROS的产生没有影响;MP造成的DNA损伤的形式以DBSs为主;同源重组(HR)在MP诱导的DSBs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参与了γH2AX的产生过程。通过研究MP诱导细胞DNA损伤的机制,使我们对DNA损伤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为进一步阐明MP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MNNG诱导gammaH2AX焦点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肺炎支原体诱导ROS产生的分子机制及效应研究
肺炎支原体诱导波形蛋白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导猪 CYP3A29基因表达上调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