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纹冠蚌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胁迫的响应及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29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文春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宝庆,陈绍萍,谢彦海,吴浩斌,徐欢欢,邓利荣,扬细兰,裴鹏祖
关键词:
抗氧化系统褶纹冠蚌微囊藻毒素基因抗氧化酶
结项摘要

我国淡水育珠蚌种类主要为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淡水培育珍珠起始于60年代初,当时普遍采用褶纹冠蚌培育珍珠。由于褶纹冠蚌容易感染蚌病,因此后来改用三角帆蚌培育珍珠。至今在育珠生产过程中褶纹冠蚌仍然作为"小片蚌"。微囊藻毒素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肝毒素。本项目拟将褶纹冠蚌养殖在铜绿微囊藻水体中,通过铜绿微囊藻释放在水体中的藻毒素胁迫褶纹冠蚌。探明微囊藻毒素在蚌的器官或组织内的积累情况;用抗微囊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对藻毒素在蚌组织中的分布进行细胞水平的定位;在组织、细胞和分子的水平上综合分析藻毒素对褶纹冠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通过克隆褶纹冠蚌抗氧化系统主要抗氧化酶基因,弄清这些酶基因的结构和表达规律,进一步分析这些酶的特定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功能。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应用上可以为我国贝类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用贝类作为监测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危害的指示物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需氧生物在氧化还原循环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抗氧化系统来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抗氧化系统酶类抗氧化剂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及过氧化物还原酶 (Prx) 等。本项目通过铜绿微囊藻的藻毒素胁迫褶纹冠蚌。探清了微囊藻毒素在蚌的器官或组织内的积累情况;克隆出褶纹冠蚌抗氧化酶 SOD、CAT、GPX、GSTs、Prx 等主要抗氧化酶基因以及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弄清了这些酶基因的结构及在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分析了这些酶的特定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功能;探明了这些酶基因重组蛋白性质及对细胞保护功能。另外,还研究了细菌和重金属镉对褶纹冠蚌抗氧化系统主要因子的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囊藻毒素在蚌体内的积累及消减毒素危害的基因筛选

批准号:2074700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邬红娟
学科分类:B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蚌肽聚糖识别蛋白消减微囊藻毒素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07220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邬红娟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Ralstonia solanacearum 菌降解微囊藻毒素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批准号:20377047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闫海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抗氧化酶基因5羟甲基胞嘧啶修饰在微囊藻毒素肝氧化损伤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8140264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玉晶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