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多孔硅基纳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011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冬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苏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卜荣成,杨舜,马晓爽,邢庆健,季卫东
关键词:
多孔材料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Silicon-based anodes are the most appealing material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high specific capacity and low discharge potentials. However, their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arge volume changes between the charged and discharged states are detrimental to cycling stability. This project proposes the preparation of porous silicon nanosphere, nanorod, nanotube and nanobelt through magnesiothermic reduction of various morphologies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Then the obtained porous silicon nanoparticles will be doped with different conductive additives and binders to fabricate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 In addition,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n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orous silicon nanomaterial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node material in the lithiation/delithiation process to fabricate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 with higher reversible lithium storage capacity, better rate capability and 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 This project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of exploring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to meet the demand of power battery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Thi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ill help to enhanc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ore component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power batteries.

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其高比电容量以及低放电点等优势成为当前电极材料研究工作的重点。然而,其低电导率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对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有着致命的影响。本项目拟通过简便的镁热还原不同形貌的二氧化硅前体的方法制备多孔硅纳米球、纳米棒、纳米管以及纳米带等,并掺杂不同的导电添加剂以及粘结剂制备硅基纳米复合负极材料。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硅纳米材料的多孔微观结构和形貌、制备的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嵌/脱锂过程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相关影响机制问题,并通过研究改进制备电化学贮锂可逆容量高、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优异的硅基纳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项目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研究和结果满足了动力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需求并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助于提升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项目摘要

本项目根据最近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型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新型高性能中空多孔硅纳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贮锂性能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多孔硅材料孔壁薄有利于活性材料电解液界面电荷转移;中空结构能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该项目中硅基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进行工业化放大生产,通过掺杂导电添加剂以及粘结剂可使纳米电极材料在保持高贮锂容量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制备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动力电池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项目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1. 阐明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各种形貌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镁热还原二氧化硅前体得到中空及介孔硅纳米材料微观结构、形貌和组成的影响;2. 对其微观结构、形貌和组成等进行表征,找出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同的导电添加剂以及不同的粘结剂对硅基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贮锂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中空多孔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电容(3762 mAh/g),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循环99次后仍能保持大于93 %的初始比电容)以及优异的充放电速率性能(在4000 mA/g的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大于2000 mAh/g的比容量),远远超过了石墨以及宏观多孔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陈冬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锂离子电池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绿色制备

批准号:2127114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包志豪
学科分类:B0104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铁氧体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制备多孔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的研究

批准号:5140229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在磊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Rochow反应制备多孔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批准号:5127225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苏发兵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锂离子电池新型纳米硅基复合多孔负极构效关系及界面特性研究

批准号:5190622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宋俊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