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底热液口甲壳类与共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613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8.00
负责人:杨劲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佃福,钱叶青,代莉,俞炎琴,周蓉,叶祥,孙瑜霞,朱琳
关键词:
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海底热液口共生微生物甲壳类
结项摘要

The hydrothermal vent is one of the best amazing extreme environments on Earth. In spite of darkness, high temperature/pressure, as well as being full of harmful materials, incredible bio-communities thrive here. Compared to photosynthesis as sources of matter and energy on global surface and shallow oceans, communities of hydrothermal vents are based on chemosynthesis leaded by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s, which often form special symbiosis with large vent animals.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Atlantic hydrothermal vent eyeless shrimp Rimicaris exoculata and its episymbionts. We will re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compositional structure revealed by 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eanwhile, we will analyze (meta)transcriptomics of the host and symbionts, to identify important functional host genes, and key metabolic pathways involved in symbiont activities. Functions of key molecules can be tested by our in vitro/in vivo systems. Our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ydrothermal vent crustacean and symbionts, and to find out universal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is kind of symbiosis. Our findings will shed light on elucidation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pecial life styles at hydrothermal vents.

海底热液口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的极端环境之一,尽管黑暗、高温、高压以及充满着有毒物质,然而极为丰富的生物群落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地表和浅海以光合作用作为物质和能量供应基础不同,热液口生物群落基于自养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而这些自养菌又常常会和大型动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方式。本项目以大西洋海底热液口甲壳类(大西洋盲虾)及其共生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且通过宿主和共生菌mRNA(宏)转录组的分析,发掘出宿主适应热液口环境和共生发生的重要功能基因,以及共生微生物重要特征性代谢途径,并通过活性检测系统鉴定其中关键分子的特殊性质,以揭示海底热液口甲壳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网络机制,以及这种共生方式在热液口环境乃至整个生物圈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项目将为阐明海底热液口特殊生命形式起源和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项目摘要

海底热液口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的极端环境之一,尽管黑暗、高温、高压以及充满着有毒物质,然而极为丰富的生物群落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地表和浅海以光合作用作为物质和能量供应基础不同,热液口生物群落基于自养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而这些自养菌又常常会和大型动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方式。本项目以大西洋海底热液口甲壳类(大西洋盲虾)及其共生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且通过宿主和共生菌mRNA(宏)转录组的分析,发掘出宿主适应热液口环境和共生发生的重要功能基因,以及共生微生物重要特征性代谢途径,并通过活性检测系统鉴定其中关键分子的特殊性质,以揭示海底热液口甲壳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网络机制,以及这种共生方式在热液口环境乃至整个生物圈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项目为阐明海底热液口特殊生命形式起源和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杨劲树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00608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底热液口甲壳类起源和进化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4100608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劲树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海底热液口环境下甲壳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和分子机理

批准号:4073021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杨卫军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6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逆境胁迫法从海底热液口共生微生物中发现免疫抑制和抗感染活性成分的研究

批准号:8127338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吴斌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深海热液口嗜热细菌与噬菌体互作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4087607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章晓波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