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各类灾情信息具有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空间分布广、类型多、时间特征明显等特点。如何从这些多源异构的灾情信息中快速获取有效的灾情信息,实现有效地震灾情信息的速报是地震应急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课题将通过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分类与转换方法,为灾情信息的融合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别灾情信息的时空匹配算法和一体化集成模型,实现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集成;接着研究基于一体化集成信息的灾情快速提取与智能分级算法,实现从多源异构信息中快速获取有效灾情信息。从而提高地震灾情获取的有效性和快速性,为地震灾情速报和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源异构灾情信息分类处理与时空转换研究;基于时空尺度的多源异构灾情信息匹配与一体化集成研究;面向灾情速报的灾情信息快速识别与提取研究;基于多源灾情信息的大中城市灾情速报实验系统研制。
地震灾情有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空间分布广、类型多和时间特征明显等特点。为满足震后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上报的需求,项目围绕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编码、时空管理、融合、提取、上报与应用,开展了相关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包括:.(1)分析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2)设计了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数字化编码体系,以Oracle数据库为例,给出了分类后多源灾情的数据库数据结构;.(3)研究了多源异构灾情的时间和空间基准。设定了多源异构灾情信息的时空粒度,分析了灾情时间的存储方式,给出了灾情不同空间基准之间的转换方法;.(4)提出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时空一体化集成模型,实现了灾情收集过程的时空模型建模管理。采用改进后的基态修正时空模型,实现了灾情时空一体化集成模型。研究了灾情时空检索算法,论述了多源异构灾情的时空查询;.(5)应用本体技术于多源异构灾情融合,研究了灾情本体的建立方法,设计了地震灾情本体表示模型,结合灾情分类体系,构建了多源异构灾情本体体系;.(6)提出了多源灾情信息融合框架,该框架体系由三层组成:数据层、融合层和应用层,阐述了多源异构灾情融合与提取的关键技术;.(7)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多源灾情信息融合、识别与提取实现方法。从灾情信息的抽取、封装和灾情本体的融合等角度提出了灾情的融合方法,详细论述了灾情提取模型,包括提取流程、分类索引模型、索引结构和提取算法等;.(8)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基于短信的B/S和C/S结构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分别论述了系统工作原理、结构体系、系统数据库建设和关键技术等;.(9)应用理论研究成果,研究了基于融合灾情的地震应急态势标绘技术,包括态势标绘图的要素组成,态势标绘元素的符号化表达、显示及应用。.结合研究工作,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3篇,国际期刊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论文3篇,组织学术讲座3次,参加人数累计47人次。本项研究成果已在苏州、常州、沈阳等地震局得到了推广应用,指导相关城市地震灾情速报员队伍的建立,多次应用于城市灾情速报系统的培训,并在2012年7.12扬州4.9级地震等实际地震的灾情速报中得到了的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快速评估西藏牧区雪灾灾情方法研究
大尺度空间草原火灾情境模拟与灾情推演研究
基于动态更新地震动参数的地震滑坡灾情快速评估模型研究
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社会交互语义与拓扑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