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恐怖和生物犯罪的现实危害性催生了微生物法医学,当前这个新兴交叉学科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要实现向法庭提供涉案微生物的科学证据这一学科宗旨,亟需筛选适于微生物鉴定的遗传标记,并探索其突变规律与证据结果的内在关系。本项目基于人类DNA法医分析的经验和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础,选取具备生物威胁性的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HEC)O157∶H7型菌株,针对其16SrRNA基因和毒力基因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定DNA序列的短片段,应用焦磷酸测序方法予以检测,从中筛选出适于近缘菌株鉴定的遗传标记,通过细菌传代培养研究遗传标记的突变规律及培养条件、贮藏时间对其的影响,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突变规律与菌株鉴定结果的关系。此研究可为近缘菌株的种或亚种以下水平鉴定提供参考和借鉴,也是科学解释微生物法医学证据的有益探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CircRNAs标记在人类体液斑鉴定的法医学探索研究
基于表观遗传标记甄别同卵双生子的法医学探索研究
全基因组核小体保护遗传标记的筛选及法医学应用探索研究
STR侧翼遗传多态性的法医学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