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图反映DNA标记或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际的物理位置,揭示基因与分子标记间的真实连锁关系,为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栉孔扇贝已有的基因组学研究基础,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从四个方面开展细胞遗传学图构建工作: a.筛选包含转座子、卫星、小卫星等重复序列的Fosmid克隆,将这些重复序列定位到染色体上,分析栉孔扇贝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b.将遗传连锁图谱上的SSR标记定位到染色体上,为栉孔扇贝遗传连锁图谱与物理图谱的整合奠定基础;c.将与生长、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为研究基因网络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d.绘制栉孔扇贝细胞遗传学图谱,实现栉孔扇贝单条染色体的识别鉴定。研究结果将丰富扇贝细胞遗传学研究内容,有助于了解功能基因、分子标记、重复序列的连锁关系及进一步的遗传育种应用。
细胞遗传学图反映DNA标记或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际的物理位置,揭示基因与分子标记间的真实连锁关系,为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经过3年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 建立了贝类多色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FISH),绘制出第一张栉孔扇贝细胞遗传学图谱,图谱共包含61个位点,包括5个功能基因、32个SSR标记、8个重复序列以及16个包含未知序列的BAC克隆,实现了栉孔扇贝19条染色体的区分鉴定; 2) 将遗传连锁图谱上的SSR标记(包含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QTL)64个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有40个位点成功定位到栉孔扇贝的染色体上,实现了遗传连锁图谱与细胞学图谱的初步整合,定位结果显示SSR标记在染色体的位置与其在连锁图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研究结果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整合提供了依据;3) 将包含重复序列的28个fosmid克隆进行染色体定位,发现栉孔扇贝重复序列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端部位置,其次是着丝粒位置,少数定位在染色体臂的中间位置;4)定位了16个包含生长、发育、抗逆相关功能基因的Fosmid、BAC克隆,获得了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结果为扇贝基因组学、基因网络以及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栉孔扇贝高密度物理图谱建立及与遗传图谱的整合
华贵栉孔扇贝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及连锁图构建
栉孔扇贝生态免疫机制的研究
栉孔扇贝免疫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