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机光伏电池光生载流子的机理分析,影响电池效率两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①光生激子(电子-空穴对)向D/A异质结界面的有效扩散②激子解离的有效几率,即给体中的激子将电子转移给受体、受体中的激子将空穴转移给给体的能力。本项目研究柔性给体分子(聚烷基噻吩、PAE-TTF)与可溶液处理的刚性受体分子(石墨、纳米碳管)所构成的本体异质结中微结构的性质对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调控其微观形态结构,获得较大面积的异质结界面,增加激子的解离几率并提高载流子的有效传递与输运。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和光电测试技术对异质结中微结构的组成与形态及电池性能进行表征、测试和优化,探讨电池异质结微结构形态-效率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光电转化效率5-6%的有机光伏电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有机光伏电池中有机/有机异质界面激发态和能级偏移对光伏性能影响的物理机制
基于高压技术调控铁电材料微结构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基于高效双异质结氧化物光伏器件的载流子输运性能调控研究
一种快速且非接触式的有效器件性能优化方法:应用于异质结有机光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