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苔类植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20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瑞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洛阳,贠浩
关键词:
苔类植物化石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大气CO2浓度古环境
结项摘要

Fossil liverworts are signific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land plants, and are important in shaping the paleo-ecosystem in earth’s history. They have been reported to record the paleo-CO2 levels and climate changes. However, liverworts are small and delicate in texture. There are just a few fossil records and research of them. Fossil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Xishanyao Formation of Hami, Xinjiang will be studied by adopting methods of plant taxonomy, plant anatomy, geochemistry and paleoecology. The fossil liverworts will b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 general morphology and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living liverworts and related fossil records. Their systematic position will be discusse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of the fossil thalli will be measured, and the values w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laeo-CO2. It can be a case of the BRYOCARB model. Otherwise, the paleoecology will be reconstructed. This program is aimed to do more research on fossil liverworts, and use it as a new index to reconstruct the paleoenvironment.

苔类植物与陆生植物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地质历史时期古生态系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记录了古大气CO2浓度和古气候的变化,但由于个体较小,植物体质地柔弱,化石记录相对较少,研究程度较低。本项目拟交叉采用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地球化学及古生态学等方法,对新疆哈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苔类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基于叶状体的宏观形态和微观构造,与相关化石及现生苔类植物对比,准确进行分类鉴定,讨论化石的自然分类位置;测定植物化石叶状体的稳定碳同位素值,重建中侏罗世古大气CO2浓度,为国际上建立的BRYOCARB模型提供实例;同时,结合同层位的植物化石及前人利用该地区其它指标恢复古环境的结果,分析苔类植物化石的古生态环境。该项目旨在填补我国苔类植物化石研究的空白,并利用苔类植物化石这一新指标,对古环境进行研究。

项目摘要

苔类植物与陆生植物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地质历史时期古生态系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记录了古大气CO2浓度和古气候的变化,但由于个体较小,植物体质地柔弱,化石记录相对较少,研究程度较低。本项目采用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地球化学及古生态学等方法,对新疆哈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及内蒙古霍林河盆地下白垩统霍林河组中的苔类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基于叶状体的宏观形态和微观构造,建立化石新种4种:Blasiites huolinhensis、Marchantites sandaolingensis、Pellites hamiensis、Ricciopsis sandaolingensis,其中,Blasiites huolinhensis是目前第一个保存有原位长颈瓶形芽胞器的化石,也是中生代第一例壶苞苔科(Blasiaceae)的化石记录;Pellites hamiensis把溪苔目(Pelliales)的化石记录向前推了约50万年,证明溪苔科(Pelliaceae)在中侏罗世已出现。测定植物化石叶状体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利用BRYOCARB模型重建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古大气CO2浓度分别为641 ppm或608 ppm和567 ppm;同时,根据苔类植物化石相关现生种的生态环境,推测内蒙古霍林河盆地在早白垩世处于湿润的环境中,与利用其他植物化石及其他指标恢复古环境的结果一致。本项目填补了我国苔类植物化石研究的空白,为研究苔类植物起源演化提供了化石材料,同时也证明了苔类植物化石对古环境有指示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李瑞云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2005233
批准年份:202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古土壤发生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批准号:4190106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军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冀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群落古生态与古环境重建

批准号:49472085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王思恩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中侏罗统露头剖面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批准号:4137211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永太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统地层新研究

批准号:4170203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渝金
学科分类:D02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