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黑山岛、于家葳子、花鸟山岛黄土和冲绳海槽C96、C155、C170号岩芯,通过多种测试分析与研究,获得大量年代数据和古气候代用指标,揭示三个反极性事件和全新世两次短期极性漂移,基本建立起本区域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演化的时间序列。主要成果和发现: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曲线和粒度曲线变化规律一致,与海槽岩芯典型有孔虫属种变化及其同位素曲线可以对比,良好地反映末次间冰期以来存在5次万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十余次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发现5~3kaBP的变冷事件,陆地滞后于海洋约1ka;末次冰期早期比晚期干冷,冬季风更强盛,当时的风场与现代季风风场一致。该项研究不仅使我国的古全球变化研究有一定进展,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尚待探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冲绳海槽沉积环境矿物磁学研究
冲绳海槽中段热液活动的沉积记录及其对热液物质输运过程的指示
冲绳海槽粘土粒级沉积物成因及环境意义-IODP331航次后续研究
450 ka以来冲绳海槽深层水源区和氧化还原环境演化的沉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