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两种鳞翅目重要经济害虫—棉铃虫(取食)和松毛虫(不取食)为对象,用电泳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它们成虫触角中的OBP,发现1OBP的分布和感器类别有关,和感器在触角上的空间位置无关2一种感器内只有一种OBP,感器内OBP的类别和感器功能有关;3、松毛虫蛾的PBP不被anti-PBP(APO)标记;4、松毛虫蛾的外激素感器在毛的长度,神经细胞数目及OBP的类别等方面,不同于司其它功能的毛型感器;5、棉铃虫雌蛾触角上有外激素感器;6生活习性不同的虫种,触角上感器种类及OBP的分布与习性匹配。此项研究结果为阐明嗅觉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表 明OBP有识别气味物质的功能。研究为精确划分感受器类别提出了新标准。它还可为阻断技术管理害虫的新手段服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基于昆虫触角的生物/电子混合痕量气味传感技术研究
交配与雄性附腺蛋白对鳞翅目昆虫生殖的调控
家蚕嗅觉受体与气味结合蛋白或信息素结合蛋白在嗅觉发生中的功能的研究
气味结合蛋白在茶翅蝽越冬聚集行为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