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栽培、杂交、花部解剖、繁育系统、等位酶、活性成分及数量分类,研究了薏苡属的繁育习性,2种1变种11居群5个酶系统6个位点上9个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和4种2变种的油脂6个成分及总多糖含量。发现①总苞骨质的薏苡和壳质的薏米两 大品系向能自由交流基因,就为同种②薏苡、念珠薏 苡和薏米在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似且较低向薏苡地理跨度大的6个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对薏苡多样性的贡献差异较大,黑龙江1居群多样性水平很高(多态位点百分数P=33.3),为育种好材料③窄果薏苡油脂含量高6.53而急多糖含量低仅2.2;薏米油含量低3.92,免多糖却高8.3。为薏苡属资源开发利用、品种改良和各类群亲缘关系探讨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薏苡种质资源活性成分地理变异形成机制研究
薏苡属的繁育系统及居群演化的研究
利用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提高海洋真菌活性成分多样性的研究
生物活性成分在中国木兰科(广义)植物中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