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干预下的汊道演变规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791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4.00
负责人:窦希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祥宇,张新周,张伟一,王向明,潘昀,焦增祥,丁磊
关键词:
整治工程泥沙分汊河口长江口演变
结项摘要

Yangtze Estuary is a branching estuary with mud and silt. Since 1998, a Deep Navigation Channel(DNC)of 92.2km long and 12.5m deep has been realized along one of the branches (North Passage) by dredg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training dams (about 50km long) with 19 groins between them. However, the sediment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to a high level and the deposi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channel with the channel water depth from 10m to 12.5m. So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DNC by dredging. In this stud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before and after DNC Project, the effect of change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ratio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nching channels and the tendency prediction of the branching channels, by generalized model experiment, numerical mode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provide for branching estuaries training and further improving of the DNC Project.

长江口是典型的分汊型河口,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1998年以来在河口一汊(北槽)上分期建设长约50km的南、北导堤以及19条丁坝等整治建筑物,通过疏浚逐步形成水深8.5m、10m和12.5m的深水航道。然而,自2006年起,随着北槽航道由10m向12.5m浚深,航道回淤量大幅增加且分布集中,2012年回淤量超过1亿m3,大大超出当时预测的回淤量,成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的最大障碍。本课题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为背景,采用分汊河口概化试验和三维泥沙数学模型以及理论推导等手段,研究河口汊道实施整治工程前后的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分流比和分沙比变化对汊道演变的影响、河口汊道演变预测技术等亟待解决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问题,为分汊河口航道治理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长江口是典型的分汊型河口,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1998年以来在南北槽分汊口的一汊(北槽)分三期建设长约50km的南、北导堤和19条丁坝等整治建筑物,并通过疏浚逐步达到12.5m深水航道。然而,自2006年起,随着航道由10m向12.5m浚深,回淤量大幅增加且分布集中,2012年回淤量超过1亿m3,成为航道维护的最大障碍。针对航道治理工程建成以来北槽汊道分流比和分沙比减少、三期航道回淤强度大且分布集中等问题,通过资料分析、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航道整治工程对汊道流量分配、与航道回淤关系、对汊道稳定性等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构建了分汊河口纵向和横向水沙运动解析模型,揭示了整治工程布置、滩槽高差对泥沙纵向和横向输移的作用机制;系统分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分布和回淤强度,采用分形理论建立航道回淤计算公式,得到正常年回淤量在8023.7万m3 ~10303.2万m3,年最小回淤量为5516万m3,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2)概化物理模型试验表明,一汊采取单纯疏浚工程,可以使疏浚汊分流比略有增大,非疏浚汊水动力强度减弱,滩槽交换区横向流速有所增强。综合性整治工程(导堤、丁坝和疏浚)实施后,丁坝群内下游段的流速增大,最大流速可增加3倍,但上游段流速增大不多,无工程汊道内的涨、落潮速均单调增大。工程汊滩地和滩槽交换区涨潮流速出现脉冲现象,滩地及滩槽交换区泥沙对航槽回淤有一定影响。.(3)数学模型计算表明,对分汊河口一汊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时,导堤和丁坝都存在最优长度,导堤长度达到临界长度后,分汊河口外海段涨落急流速由增大变为减小,丁坝长度达到一定长度后过流阻力发生骤变,斯托克斯单宽流量显著减小,滩槽交换区纵向流速减小,最佳相对丁坝长度约为0.53。整治汊道内航道泥沙淤积主要是由涨、落潮泥沙输运不平衡所致,河道断面形态由宽浅型向窄深型转变,滩槽高差增大,非工程汊发生冲刷。.(4)本次概化分汊河口分流比50%,为单汊航道整治工程。下一步结合长江口南、北槽同时开通航道实例,系统研究双汊同时整治的演变规律,提高河口综合治理水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3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窦希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47903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908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分汊河口分流比变化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批准号:4147607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丁平兴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1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长江河口拦门沙冲淤演变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响应

批准号:4097605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九发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多级分汊河段演变规律研究

批准号:5057905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小峰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华南海岸潮汐汊道发育演变规律研究(以湛江港为重点)

批准号:48770290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张乔民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