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地衣固沙固碳缓解沙尘暴及全球变暖的可行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0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魏江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启明,邓红,郭威,张涛,丁利萍,曹叔楠
关键词:
荒漠地衣沙尘暴全球变暖共生重建固碳固沙
结项摘要

基于多年来对我国荒漠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固沙生物学与营养繁殖生物学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积累,围绕沙尘暴及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本项目拟通过荒漠地衣生态改建,将沙漠变为以地衣为优势的微型生物固沙地毯以缓解沙尘暴肆虐;通过地衣生态改建以挖掘石漠及砾漠的地衣碳汇功能以及以地衣为主的地毯式沙漠微型生物碳汇功能以减缓全球变暖,针对以下科学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⑴对石漠、砾漠及沙漠上自然形成的地衣固碳能力及固碳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对石漠、砾漠及沙漠地衣碳汇潜力进行研究和评估;为通过地衣生态改建,将石漠及砾漠变为地衣碳汇,将沙漠变为地衣固沙地毯和地衣碳汇,以缓解沙尘暴肆虐以及减缓全球变暖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⑵通过荒漠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菌藻共生重建生物学研究,为荒漠地衣生态改建进行优良种质资源储备。⑶通过荒漠地衣型菌藻共生重建生物学研究,为探索地衣型菌藻共生体之间彼此识别的途径和机理积累数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在总结了干旱地区人工-自然演替生态系统的沙坡头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荒漠地衣生态移植的干旱沙漠治理新思路。沿着该思路拟定了四部科学研究路线图:①调查研究荒漠结皮微型生物中优势类群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②进行结皮微型生物中的优势类群地衣的菌藻分离、培养及其共生实验研究;③通过接种技术进行菌藻野外接种移植试验;④通过荒漠地衣石果衣真菌的基因组分析进行地衣抗旱基因筛选,为创制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草皮植物进行研究,最终目标在于将干旱沙漠变为大棚种植业基地。.首先,完成了路线图①,成果见文章1(刘萌,魏江春*2013)和4(Yang Jun & Wei Jiang-Chun 2014)。.其次,路线图②获得了明显进展,实验表明,石果衣(Endocarpon pusillum Hedwig)的年固碳总量约为3.885g m-2year-1,若将腾格里沙漠铺上石果衣结皮,则沙漠的年固碳量可增至3.143×109 kg C year–1。成果见文章2(Ding Li Ping, Zhou QiMing & WEI JiangChun* 2013)。此外,对荒漠微孢衣(Acarospora schleicheri (Ach.) Massal.)、节瘤微孢衣(A. nodulosa(Dufour)Hue)、微孢衣(Acarospora sp.)、盘型双缘衣(Diploschistes diacapsis)、双缘衣(Diploschistes sp.)和山蒂黄衣(Xanthomendoza montana (L. Lindblom) Sochting, Karnefelt & Kondratyuk)六种地衣的共生菌和共生藻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和培养。通过分子系统学方法证实了它们分别来自各自母体地衣物种。同时,对其中荒漠微孢衣真菌和节瘤微孢衣真菌及其相同的共生藻褪色共球藻(Trebouxia decolorans Ahmadjian)进行了优化培养,经过菌藻共生培养后在扫描电镜下显示,分离自两种地衣各自的褪色共球藻细胞分别被分离自各自地衣体内的真菌纯培养物中的菌丝所包围,从而分别初步建立了上述两种地衣共生菌、藻之间的体外共生关系。. 路线图③正在进行试验中。 . 路线图④中的初步成果,完成了荒漠地衣石果衣的基因组分析,见文章3(Yan-Yan Wang et al.)。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60
发表时间:2020

魏江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370004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7.1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001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007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00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002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000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00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00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7014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西部荒漠地衣及其固沙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027000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魏江春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全球变暖对荒漠地区隐花植物多样性及其结皮生态功能的影响

批准号:3087042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新荣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地下碳排放的植物蒸腾流传输进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批准号:3150050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杰
学科分类:C16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荒漠开垦后的绿洲化演进中土壤碳积累过程及固碳潜力计量研究

批准号:4140133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晓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