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与华南中生代地壳伸展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57301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张伯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5
结题年份:2008
起止时间:2006-01-01 - 200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海龄,宋刚,龚经平,陈桂萍
关键词:
地壳伸展高Sr低Y型花岗质岩石华南中生代变质核杂岩
结项摘要

华南中生代普遍存在的玄武岩底侵、高Sr低Y型花岗质岩石、变质核杂岩以及地壳伸展是通过以下过程形成的:玄武岩底侵→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高Sr低Y型花岗岩→下地壳与岩石圈拆沉→地幔上涌、减压熔融形成玄武岩→上部地壳伸展、减薄→中酸性岩浆侵入、中下地壳上隆形成变质核杂岩构造。变质核杂岩恰好完整地记录这个地质过程,变质核杂岩中高Sr低Y型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代表了玄武岩底侵发生的上限年龄;由玄武岩岩浆底侵引起的拆沉作用所引发的地幔上涌、地壳减薄,减压熔融形成的玄武岩则代表了地壳伸展的下限年龄;地壳伸展、中酸性岩浆侵入、中下地壳上隆过程中发生的变质变形作用、同构造低角度正断层则代表了伸展作用的过程和尾声。通过对变质核杂岩中各时期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精确的同位素定年,可以确定玄武岩底侵作用、地壳伸展作用以及变质核杂岩定位的具体时间,查明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与演化历史,为华南中生代地壳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张伯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472149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873008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辽南变质核杂岩区下地壳流动变形研究

批准号:4090206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谢成龙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亚干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与构造热演化

批准号:49872072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郑亚东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形成与岩浆活动

批准号:4127222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正宏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东段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和区域构造背景

批准号:4057212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裴先治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