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合成是昆虫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目前,昆虫几丁质合成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利用RNAi技术干扰几丁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利用几丁质合成抑制剂。microRNA是动物很多生理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因此推测它们也参与昆虫几丁质合成过程,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尚未见报道。本项目以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深度测序获得褐飞虱microRNA序列,预测几丁质合成网络的调控microRNA,然后利用293T和S2两个细胞系验证microRNA和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再在昆虫活体中鉴定和阐明重要microRNA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几丁质合成的影响,评价调控昆虫几丁质合成的microRNA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确定几丁质合成调控的最佳靶标和调控方式。该项目不仅可在理论上阐明褐飞虱重要microRNA在几丁质合成中的功能,而且可为利用microRNA来控制害虫奠定基础。
利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基因组以及小RNA测序,获得褐飞虱蜕皮相关的miRNA36个,其中19个为保守性的,17个为新发现的;还鉴定出褐飞虱几丁质合成相关的miRNA32个,其中28个为保守性的,4个为新发现的。发现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Tre-2)、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G6PI)、磷乙酰氨基葡萄糖变位酶基因(PAGM)、几丁质合成酶基因A(CHSA)和转录因子FTZ-F1分别是miR-8-5p、miR-2452、miR-2a-3p 、miR-2703和nlu-miR-173(新发现的)的靶基因。阐明了4个miRNA的功能。其中,miR-8-5p和miR-2a-3p作为分子桥梁把昆虫几丁质合成通路和20E信号通路连起来;miR-2703和nlu-miR-173的含量变化导致褐飞虱出现蜕皮障碍类似物,几丁质含量相应显著变化。发现dsCHSA引起的防治效果快于miR-2703,暗示在害虫控制中有重要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海藻糖TPS/TPP合成途径调控褐飞虱蜕皮及几丁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迁飞行为及其机制研究
Fox基因家族调控褐飞虱整个生命周期生长发育的功能网络研究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褐飞虱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