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大气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与湿度等对作物吸收和释放NH3、NOx和N2O的影响;同时研究作物品种与不同生长时期以及田间条件,如土壤性质、水肥管理措施等对土壤和作物系统吸收和排放NH3、NOx和N2O的影响;阐明土壤和作物系统与气态氮化合物交互作用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建立稻田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氮素交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评价土壤和作物系统与大气环境中气态氮化合物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建立了田间原位采集和测定土壤和植株排放和吸收NOx、 NH3和N2O的方法。研究了作物种类、品种与不同生长期以及肥料管理包括施氮量、施氮时期等对土壤和作物系统吸收和排放NH3、NOx和N2O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环境条件如温度对作物吸收和释放NH3、NOx和N2O的影响;阐明了土壤和作物系统与气态氮化合物交互作用的机理与影响因素;评价了土壤和作物系统与大气环境中气态氮化合物的消长关系及其对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土壤-地膜-植物-大气系统水热传输机理及其与作物生长的耦合模拟
酸沉降地区大气-土壤-农作物系统汞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区域大气沉降对土壤-作物系统镉铅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旱作冬小麦-填闲作物系统土壤水碳氮过程及其对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