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日趋严重,水稻中的砷污染成为关系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将针对过去水稻砷积累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用细胞学、植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综合手段着重开展三方面的研究:(1)水稻各个组织(特别是籽粒)中的砷含量和形态在整个开花结实期的动态变化;(2)砷在子代组织中原位分布的同步辐射荧光扫描;(3)砷胁迫下水稻籽粒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揭示水稻籽粒中砷积累的动力学,砷形态对水稻籽粒砷浓度积累的影响;探索砷从土壤输送到籽粒的运输途径和关键调节部位;重点是研究砷胁迫下水稻籽粒发育过程蛋白翻译水平的应答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水稻砷代谢和转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水稻籽粒中砷积累过程和生物毒性的调控机制
水稻ABC蛋白家族成员OsABCC7参与水稻砷积累的功能解析
土壤微藻对水稻吸收、转运和积累砷的影响及其机制
生物炭对水稻籽粒砷积累的影响及其根际砷形态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